kslayer 2009-5-19 21:16
写这篇文章的估计是个爱看三国演义的家伙,呵呵
荀谌,应该是荀彧的哥哥,和荀攸年纪差不多,
在那个年代,一个家族的兄弟分别侍奉几个主公是很正常的事情,
分散风险么,诸葛亮三兄弟不就分别在曹操、刘备、孙权手下么?
至于最后袁绍灭亡了,他自然只有隐居,好像记载他和荀攸不和,
陈到是猛人,刘备手下的白耳精兵就是以他为统领的,
地位和曹操那旮旯统领虎豹骑的曹纯地位类似
至于徐庶,晕,这个家伙和刘备有那么深的关系么。
我倒是对
跟着太史慈,去挑战孙策的那员小将感兴趣,那个衰人,怎么就没下文了
lougle 2009-5-20 19:54
问题1、不知道你说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
2、不管你说的是哪本书,从中可以看出你看书不仔细。
acgxb 2009-5-22 04:47
赵云和关羽都是被演义神话的角色,马超的德行更是导致其一生不得刘备的重用,真正的名将:孙坚、张辽等却被弱化了。
ZHAOYONG1013 2009-5-22 08:21
学习了,还没有听说过这些事了,以后的多学习古典名著了。
davidandrei 2009-5-22 13:01
三国演义里最神秘的就是廖化了,黄巾起义的时候出身,一直到后期出祁山还上阵杀敌,多大岁数了都…
white333 2009-6-13 13:41
居然没有高顺!!!他的陷阵营可是那个时代的精锐特种兵啊
“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其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可以说是典型的刚正不阿。他麾下的“陷阵营”也是吕布军中一只王牌部队。《三国志》从简,作者惜墨如金,即使是蜀汉诸大将,东吴诸都督,诸曹诸夏侯,也都没有单独立传。但对描述不多的高顺,却把他的“陷阵营”也写了进去,而且是“每所攻击,无不破者”(虽为引用,但陈寿舍得花笔墨来写,看来还是可信的),可见其地位之高,战斗力之强。
后汉时期马铠没有普及,所以曹操在《军策令》中说:“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当时骑兵主要以轻骑为主。“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这指的是重装部兵。
“陷阵营”曾经击败过拥有关张的刘备军,可见一斑。狐疑的吕布唯一信任的大将是高顺,他唯一放心的部队就是“陷阵营”。
sangjun 2009-6-13 18:40
水镜先生叫司马徽,怎么没名没姓了。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一起比那问题太多了,两本书里的同一人物存在矛盾很正常,就把三国演义当成明代的穿越小说就行了。
qinfen70 2009-6-13 20:56
5楼太厉害了,饱学之士啊,多上上SIS真是有好处,学到很多的东西
star1900 2009-6-13 23:42
同意四楼的观点。楼主不去当狗仔实在是太浪费人才的了。古人都是惜字如金那会写那么多其他东西,只会写些重要的,况且楼主看的只是三国演义吧!那可是门小说!
5楼道兄弟厉害有学问。
lsllsi 2009-6-14 00:20
楼主把三国演义当成历史书来看了吧,哈哈,指定上了罗贯中的当了,他写那是小说,是“调情”的东西,跟实事有一定差距是当然的,推荐楼主去读一遍三国志,就都解开了,哈哈,楼主是个高中在校的吧!(容易被表象蒙蔽喔!:teeth )
wycn78 2009-11-2 16:38
我正是对楼主的历史知识之匮乏深感同情,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了,兄弟,你没发烧吧
shyunlon 2009-11-2 20:24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独到之处,俗语说中隐于市,而大隐于朝.
uuniao 2009-11-2 21:42
三国志也只是一部史书 不可能将所有人物都写的那么清楚
5627233 2009-11-2 22:14
黄盖是在刘备攻打东吴的时候战死的,和他一起战死的还有西蜀的名将黄忠和严颜,这段书就三老归天
huang1979001 2009-11-3 08:40
三国最神秘的是一员小将,孙策和太史慈决斗时,程普等十二骑被随太史慈同来的曲阿无名小将阻击一个多小时!,他是最强的,呵呵。
cheng54956 2010-5-8 15:18
额,确实这十大神秘人物都名不副实啊,我感觉那几个仙人才叫神秘呢
SISjoker 2010-5-8 18:11
楼主明显是为了疑惑而疑惑,不明就里的读者或则真的能被楼主的文章误导。其实三国演义是主导国事的,有些人物对于当时的故事叙述不是有关系,就直接忽略了,总不能讲着讲着,就把前面这些路人甲乙丙丁拿出来写写,真要这么写,估计楼主现在就看不到三国演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