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yifu 2007-5-17 21:47
深海幽灵—美国[24P]
[size=4][color=#0000ff][b]美国“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2/13/xinsrc_a24a44505ed04fe99881fb663751150d.jpg[/img]
[/b]“洛杉矶”级是美国海军第五代攻击核潜艇,也是世界上建造批量最大的一级核潜艇,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承担反潜、反舰、对陆攻击等任务。首艇SSN-688“洛杉矶”号于1972年2月8日开工,1976年11月13日服役,最后1艘SSN773“夏延”号于1996年3月服役,持续时间长达20余年,才最终完成了这一数量高达62艘的庞大造舰计划。其中从1985年8月开工的SSN751“圣胡安”号开始,“洛杉矶”级后23艘做了较大改进,性能又有进一步提高。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2/13/xinsrc_d6059921707947d9a4bbf2bb05941f8b.jpg[/img]
“洛杉矶”级总共建造62艘:
SSN688“洛杉矶”号 1976年11月13日服役
SSN689“巴吞鲁日”号 1977年6月25日服役
SSN690“费城”号 1977年6月25日服役
SSN691“孟菲斯”号 1977年12月17日服役
SSN692“奥马哈”号 1978年3月11日服役
SSN693“辛辛那提”号 1978年6月10日服役
SSN694“格罗顿”号 1978年7月8日服役
SSN695“伯明翰”号 1978年10月16日服役
SSN696“纽约城”号 1979年3月3日服役
SSN697“印第安纳波利斯”号 1980年1月5日服役
SSN698“布雷默顿”号 1981年3月14日服役
SSN699“杰克逊维尔”号 1981年5月16日服役
SSN700“达拉斯”号 1981年7月18日服役
SSN701“拉霍亚”号 1981年10月24日服役
SSN702“菲尼克斯”号 1981年12月19日服役
SSN703“波士顿”号 1982年1月30日服役
SSN704“巴尔的摩”号 1982年7月24日服役
SSN705“科珀斯克里斯蒂城”号 1983年1月8日服役
SSN706“阿尔伯克基”号 1983年5月21日服役
SSN707“朴次茅斯”号 1983年10月1日服役
SSN708“明尼阿波利斯”号 1984年3月10日服役
SSN709“海曼·G·里科弗”号 1984年7月21日服役
SSN710“奥古斯塔”号 1985年1月19日服役
SSN711“旧金山”号 1981年4月24日服役
SSN712“亚特兰大”号 1982年3月6日服役
SSN713“休斯敦”号 1982年9月25日服役
SSN714“诺福克”号 1983年5月21日服役
SSN715“布法罗”号 1983年11月5日服役
SSN716“盐湖城”号 1984年5月12日服役
SSN717“奥林匹亚”号 1984年11月17日服役
SSN718“火奴鲁鲁”号 1985年7月6日服役
SSN719“普罗维登斯”号 1985年8月27日服役
SSN720“匹兹堡”号 1985年11月23日服役
SSN721“芝加哥”号 1986年9月27日服役
SSN722“基韦斯特”号 1987年9月12日服役
SSN723“俄克拉荷马”号 1988年6月9日服役
SSN724“路易斯维尔”号 1986年11月8日服役
SSN725“海伦娜”号 1987年7月11日服役
SSN750“纽波特纽斯”号 1989年6月3日服役
SSN751“圣胡安”号 1988年8月6日服役
SSN752“帕萨迪纳”号 1989年2月11日服役
SSN753“奥尔巴尼”号 1990年4月7日服役
SSN754“托皮卡”号 1989年10月21日服役
SSN755“迈阿密”号 1990年6月30日服役
SSN756“斯克兰顿”号 1991年1月26日服役
SSN757“亚历山德里亚”号 1991年6月29日服役
SSN758“阿什维尔”号 1991年9月28日服役
SSN759“杰斐逊城”号 1992年1月30日服役
SSN760“安纳波利斯”号 1992年4月11日服役
SSN761“斯普林菲尔德”号 1993年1月9日服役
SSN762“哥伦布”号 1993年7月24日服役
SSN763“圣菲”号 1994年1月8日服役
SSN764“博伊西”号 1992年11月7日服役
SSN765“蒙彼利埃”号 1993年1月28日服役
SSN766“夏洛特”号 1994年9月18日服役
SSN767“汉普顿”号 1993年11月6日服役
SSN768“哈特福德”号 1994年12月10日服役
SSN769“托莱多”号 1995年2月24日服役
SSN770“图森”号 1995年9月9日服役
SSN771“哥伦比亚”号 1995年10月9日服役
SSN772“格林维尔”号 1996年2月16日服役
SSN773“夏延”号 1996年9月13日服役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2/13/xinsrc_ef6d24c1ec924446a963b97b3d189d00.jpg[/img]
★总体性能
“洛杉矶”级全长110.3米,宽10米,水上航行时吃水9.9米,水上排水量6080吨,水下排水量6927吨,水下航速32节,艇员编制133人,其中13名军官。其动力装置为1座通用电气公司S6G压水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功率26MW,约35000马力,单轴,1台辅助推进电机,325马力。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2/13/xinsrc_337a9a83eeaa4737aa43d279b2e862de.jpg[/img]
该级艇从SSN751“圣胡安”号开始加装消音瓦,并以首水平舵代替了围壳舵,在冰区上浮时可自由伸缩。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2/13/xinsrc_1ac82aa0a2c34d068c29ac3c22303196.jpg[/img]
★武器装备
“洛杉矶”级在舯部装有4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各型导弹和鱼雷。从SSN791“普罗维登斯”号开始,该级艇装备了“战斧”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该装置为12个发射管,布置在艏部BQQ5球型声呐基阵后面的耐压壳体外。
·对陆:GDC“战斧”式巡航导弹,地形匹配加惯性制导,0.7马赫时射程2500公里,巡航时高度15-100米,装20万吨当量核弹头,圆公算偏差80米。也有装454公斤高爆弹头的常规型,射程900公里,圆公算偏差10米。
·反舰:“战斧”反舰导弹,惯性制导,主动雷达/反辐射寻的,0.7马赫时射程460公里,弹头重454公斤;“捕鲸叉”反舰导弹,主动雷达制导,0.9马赫时射程130公里,弹头重227公斤;MK-48型鱼雷,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40节时射程50公里,55节时射程38公里,战斗部重267公斤,可在水深900米处由空气涡轮泵发射。此外,该级艇有布设MK-67触发水雷和MK-60“捕手”水雷的能力。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2/13/xinsrc_ee8ef7831c4f4c8cacc8724dad56d555.jpg[/img]
★电子装备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2/13/xinsrc_2ef65f0611b649f3bad68abb8ccfc87d.jpg[/img]
·电子设备:“洛杉矶”级从首艇到SSN750“纽波特纽斯”号装备了AN/CCSMK1型作战数据链,后被CCSMK2型取代,其核心为UYK7型计算机。从SSN751“圣胡安”号开始,该级艇安装AN/BSY-1/2型作战数据链,其核心为UYK43/44计算机;火控为MK-113/117鱼雷发射控制系统;雷达有AN/BPS-15水面搜索/导航雷达;电子战系统有:BRD-7(测向)、WLR-12(雷达预警)、WLR-9A(侦听)、MK2(鱼雷诱饵发射)。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2/13/xinsrc_db7e8c3dfb4f48a2ae199007b5ac03db.jpg[/img]
·声呐:AN/BQQ5D/E,被/主动搜索/攻击,低频;BQR23/25,被动拖曳阵,后被TB-23/29取代;BQS15,主动近程(包括冰上)搜索,高频。从SSN751“圣胡安”号开始安装MIDAS,水雷和冰块避碰系统。
[b]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b]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6/03/xinsrc_3ca8c70e624343c6a31079916b1e8e18.jpg[/img]
“海狼”是美国在冷战尚未结束之时开始研制的一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深海大洋中与前苏联核潜艇进行全面对抗,全球争霸,因此美国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将其打造得具有绝对领先的性能和非同寻常的作战威力,可执行反潜、反舰、对陆、布雷、护航等多种任务,被世人誉为“21世纪的核潜艇”。然而,“海狼”生不逢时,前苏联的崩溃使它失去了角逐对手,高达十几亿美元的惊人“身价”让“黄金之国”也难以承担,于是,在建造了3艘“海狼”之后,美国便放弃了建造30艘的计划,把兴趣转向了更适合其新战略的“弗吉尼亚”级身上。
“海狼”级共建3艘:
SSN21“海狼”号,1989年10月25日开工,1995年6月24日下水,1997年7月19日服役;
SSN22“康涅狄格”号,1998年12月11日服役;
SSN23“吉米·卡特”号,预计2003年服役。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6/03/xinsrc_d45643f61f8f4b62ae049572771cb97f.jpg[/img]
★总体性能:
长99.4米,宽12.9米,水上航行时吃水10.9米,水上排水量7460吨,水下排水量9150吨,水下最大航速35节,最大潜度600米,全艇编制133人,其中12名军官。其动力装置为1座通用电气公司S6W压水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功率38.8MW,约52000马力,单轴,泵喷射推进器。
“海狼”级外形一改美国核潜艇传统的较大长宽比,而重新采用了“大青花鱼”号试验潜艇的小长宽比水滴线型,与“洛杉矶”级相比,“海狼”级的长宽比从10.88下降到7.7,这种艇型有诸多优点,如提高航速、改善机动性、有利于舱室布置和增加隐身性能等。经过反复论证和权衡利弊,“海狼”沿用了美国海军单壳体形式,采用了既抗震又抗海水压力的HY-100高强度钢,其屈服压力为82公斤/平方毫米。它所选择的S6W型加压水冷式反应堆原为水面舰艇使用,这是首次安装在潜艇上,具有结构紧凑、输出功率大等优点。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6/03/xinsrc_43f10e9e2d694efc8ec9b1c66d11a462.jpg[/img]
“海狼”级的第一使命是反潜,降低噪声对它来说至关重要。该级艇的降噪措施主要有:核动力装置采用自然循环反应堆以降低一回路噪声;采用蒸汽轮机电力推进方式,取消噪声大的减速齿轮箱;首次使用新型的“泵喷射推进器”,彻底消除了螺旋桨噪声;艇体外表敷设一层阻尼吸声橡胶,使艇体表面形成一个良好的无回声层;艇体外形光滑,开囗少,突出物少;艇上所有运动机械都经过降噪设计,并且都安装在高效减振基座、弹性支座和弹性减振器上;为降低舱室内部噪声,在美国潜艇上首次使用了“有源消声技术”,也就是在噪声处发出与噪声振幅相同但相位相反的音响,来抵消该处原有噪声,实践证明效果明显。在综合运用了以上措施后,“海狼”级的噪声达到了90-100分贝,这一量级已经低于海洋背景噪声,这使它成为一级真正的“安静型”潜艇。
★武器装备:
“海狼”级首部安装有8具660mm发射管;由于这8具发射管已具有快速发射能力和首部尺寸有限,艇上没有安装垂直发射装置,所有导弹、鱼雷都从这8具发射管中发射。该级艇共可携载50枚各型导弹和鱼雷。
·“战斧”巡航导弹:该弹既可对陆又可反舰,具有战略战术两种作战能力。全重1224公斤,飞行高度15-100米,速度0.7马赫。反舰导弹射程460公里,战斗部装药454公斤;对陆型射程2500公里,战斗部装药454公斤或20万吨当量核弹头,其制导方式为惯性或地形匹配加GPS,圆概率误差为10米。
·“捕鲸叉”反舰导弹:是美国核潜艇的标准反舰导弹,重667公斤,速度0.85马赫,巡航高度15米,末段攻击高度2-5米,射程110-130公里,惯性制导加主动雷达末制导。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6/03/xinsrc_b450391856b549cab88d07d5b9048cdd.jpg[/img]
·MK48-5(ADCAP)重型鱼雷:该雷既能反潜又能反舰,重量1582公斤,航速60节,航程46公里,潜深1200米,战斗部装药100-150公斤,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自导系统具有智能处理能力
★电子装备:
·电子设备:作战指挥为AN/BSY-2系统,它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声学系统、控制系统和电子/水声对抗系统,将探测、识别、跟踪、分析、传递、决策、执行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体,通过总线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相连,核心为UYK-44计算机;水面搜索/导航雷达为BPS-15A;电子支援/对抗有BLD-1、WLQ-4(V)1、WLR-8(V);另有WLY-1拖曳式诱饵系统。
·声呐:主要为AN/BQQ5D主/被动综合声呐,TB-16被动拖曳声呐、TB-23细线基阵拖曳声呐、被动保角阵声呐、探雷声呐等。
[b]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b]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4/22/xinsrc_2604012213039132807213.jpg[/img]
“俄亥俄”级是美国第四代战略导弹核潜艇,也是迄今各国海军中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是与前苏联争夺核优势的“杀手锏”。因为它优异的综合性能和所携载的威力巨大的弹道导弹,所以被称为“当代潜艇之王”。该级首艇“俄亥俄”号于1974年开工建造,1981年11月正式服役,总共建造18艘。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4/22/xinsrc_280401221303475246817.jpg[/img]
SSBN726“俄亥俄”号 1981年11月11日服役
SSBN727“密歇根”号 1982年9月11日服役
SSBN728“佛罗里达”号 1983年6月18日服役
SSBN729“佐治亚”号 1984年2月11日服役
SSBN730“亨利·M·杰克逊”号 1984年10月6日服役
SSBN731“亚拉巴马”号 1985年5月25日服役
SSBN732“阿拉斯加”号 1986年1月25日服役
SSBN733“内华达”号 1986年8月16日服役
SSBN734“田纳西”号 1988年12月17日服役
SSBN735“宾西法尼亚”号 1989年9月9日服役
SSBN736“西弗吉尼亚”号 1990年10月20日服役
SSBN737“肯塔基”号 1991年7月13日服役
SSBN738“马里兰”号 1992年6月13日服役
SSBN739“内布拉斯加”号 1993年7月10日服役
SSBN740“罗德岛”号 1994年7月9日服役
SSBN741“缅因”号 1995年7月29日服役
SSBN742“怀俄明”号 1996年7月13日服役
SSBN743“路易斯安那”号 1997年9月6日服役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4/22/xinsrc_260401221303532920712.jpg[/img]
★总体性能:
“俄亥俄”级全长170.7米,宽12.8米,水面航行时吃水11.1米,水上排水量16600吨,水下排水量18750吨,水下航速20,全艇编制155人,其中军官14或15人。动力装置为1台通用电气公司的S8G压水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功率44.8MW,约60000马力,单轴,1台辅助推进电机,325马力。
★武器装备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4/22/xinsrc_270401221303283226214.jpg[/img]
·战略武器: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4/22/xinsrc_280401221303095516316.jpg[/img]
“俄亥俄”级从首艇SSBN726“俄亥俄”号到SSBN733“内华达”号装载的是24枚“三叉戟Ⅰ”C4型潜射弹道导弹,该导弹为星体惯性制导,射程7400公里,8个10万吨当量的热核弹头,或6个10万当量的机动分弹头,圆公算偏差450公里。从SSBN734“田纳西”号开始装载“三叉戟Ⅱ”D5型,该导弹为星体惯性制导,射程12000公里,12个当量15万吨的分弹头,或7个当量30-47.5万吨的机动分弹头,圆公算偏差90米。
·战术武器:
4具MK68型533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48鱼雷,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40节时射程50公里,55节时射程38公里,战斗部重267公斤,潜深900米。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4/22/xinsrc_2704012213036643148415.jpg[/img]
★电子装备
·电子设备:作战数据链为AN/MK2型,核心为UYK43/44型计算机。火控系统有MK118鱼雷发射控制装置和MK-98导弹控制装置。水面搜索/导航雷达为AN/BPS15A,I/J波段。电子支援为WLR-8(5)型,用于拦截。电子对抗为8座MK2型鱼雷诱饵发射装置。
·声呐:AN/BQQ6,被动搜索;AN/BQS15,主/被动近距搜索,高频;AN/BQR15,被动拖曳阵;AN/BQR19,主动,导航,高频。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4/22/xinsrc_2904012213033562261719.jpg[/img]
装备C4导弹的“俄亥俄”级配属太平洋舰队,以华盛顿州的班戈为基地,装备D5导弹的“俄亥俄”级配属大西洋舰队,以佐治亚州的国玉湾为基地。“俄亥俄”级在海上巡逻70天后便要返回基地进行必要的补给和检修,25天之后再回到海上。这种安排,使潜艇的出海时间占全服役期的66%。
[b]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b]
[img]http://navysite.de/ssn/images/ssn775_9.jpg[/img]
2004年10月23日,美国海军第一艘“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SSN-774)在诺福克海军基地正式服役。弗吉尼亚”级是美国第一种从设计之初就以濒海作战为主且支持特种部队任务的潜艇。除了能携带干式甲板输送器,以及先进“海豹”分队输送系统,该级潜艇还有一个人员出入围阱,通过它一次可部署9名携带武器的特种部队小组成员。该艇的鱼雷舱经过改装后,也能运送武器装备和特种部队。今后它还会携带各种潜射无人机。
[img]http://navysite.de/ssn/images/ssn775_8.jpg[/img]
[img]http://navysite.de/ssn/images/ssn775_6.jpg[/img]
[img]http://navysite.de/ssn/images/ssn775_5.jpg[/img]
与现役潜艇,包括“海浪”级相比,“佛吉尼亚”级电子设备变化很大。比如说,它没有安装穿透耐压壳的潜望镜,而是采用通过光纤与控制室相连的光电设备。通过使用电控航行系统和自动定深系统,使它的操纵灵活性大大提高。这对执行濒海任务来说非常重要。
[img]http://navysite.de/ssn/images/ssn774_8.jpg[/img]
尽管“佛吉尼亚”级拥有先进的技术,但是经费问题仍然困扰着它。由于每艘造价超过20亿美元,军方已多次延迟每年购买两艘潜艇的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能否维持每年建造一艘都还不能确定[/color][/size]
lxm5366565 2007-5-18 18:21
刚进入服役的俄北风之神,是俄最新的核动力潜艇.我还是相当喜欢俄能出来与美国抗衡的.
kong_long 2007-5-18 18:24
“佛吉尼亚”级每艘造价超过20亿美元,真是天价武器啊!真是太有钱了~:s_20:
anycall208 2007-5-18 20:28
看着就觉得一个字"吊",希望将来中国也有自己的"洛杉矶"
mrlonely2007 2007-6-22 22:05
它是各国军备竞赛中不可多得的武器,未来的发展趋势,多谢楼主,
增添了不少军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