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f19721003 2007-7-4 09:39
秦始皇霸业的基石:秦国兵器坊里的惊人秘密
铍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它的形式曾经五花八门。但是,在俑坑中发现的铍,尽管生产日期相隔十几年,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俑坑中的戈也不是同年生产的,但它们也是一模一样。
湖北鄂州是楚国的旧地,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把秦剑。细长的秦剑和当年楚国的青铜剑完全不同。但是,它的造型跟陕西兵马俑坑中的秦剑却完全相同。
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有4万多支,但它们都制作得极其规整,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对这些青铜箭头的三个面做放大投影,放大20倍,轮廓误差不大于0.15毫米,放大投影同现在的步枪子弹惊人地相似!可以想像,这样的箭飞行平稳、速度快,而命中率又极高。
冶金专家对秦军箭头做了金相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数以万计的箭头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铸造出来的牎这就是说,不论是在北方草原,还是在南方丛林的各个战场,秦军射向对手的所有箭头,都具有同样的作战质量。难道地处秦国各地的兵器作坊都在有意识地甚至是强制性地按照某个固定的技术标准生产兵器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秦人就远远地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
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在2000多年前农业文明刚刚开始成熟的时代,假如秦人真的有过标准化的兵器生产,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秦军使用的弩机,由于制作得十分标准,它的部件是可以互换的。在战场上,秦军士兵可以把损坏的弩机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秦军的其他兵器虽然也可以互换,但对于大多数古代兵器来说,互换性要求的精确度并不很高。专家推测,秦人的标准化应该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各种兵器,在战场上应该有优异的表现。很可能是秦军从几百年的战争实践中优选出来的。专家推测,秦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国家再通过法令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的兵工厂。这是为了保证所有士兵使用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兵器。
zhonghuayang 2007-7-4 09:47
那是自然的,秦的武器是其他六国所不能比的,就象秦的青铜武器也相对比其他六国强,就从口诀中就能发现....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二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鉴遂之齐!
而其他的兵器又都是相对经过钻研的,矛长二丈七尺(约合六米三!!),是步兵军阵的除弩兵外的最突前兵种,他们的兵器要直接对准敌军,所以按照一寸长、一寸强的经验,将矛制成这般长度。通过秦军试用经验得出,三丈长的兵器是一般兵士所能使用的极限长度,所以为了灵活起见,才减成了二丈七尺。铍长一丈五尺(约合三米五),铍兵位于矛兵之后,护卫军阵。由于矛兵长矛太长,虽然突击起来威力巨大、不可阻挡,但万一被敌军突入阵中,矛兵长矛巨大便没有了近战能力、只能任敌宰割。这时便由铍兵上前突击,阻挡敌军。戟长一丈二尺(约合二米八),戟兵最善近身格斗,如果前面矛兵和铍兵两道军阵都被敌军冲垮了,就轮到戟兵们挥戟上阵了!这些重兵器的长度和重量都是按照最佳的战场经验而配制的,所以用来征战沙场、冲锋陷阵那是威猛无比!”
所有的武器都是比较实用的武器,到了战场上都是利器.在配以百万秦军如何不能统一天下!~~~~~
色狼258 2007-7-4 12:3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秦王朝是中国最伟大的历史时段之一。因此,我很佩服赢政皇帝。
77snake 2007-7-4 14:30
这个好神奇啊,莫非当时就有了“工业标准”?甚至流水线的概念?
sex010 2007-7-4 18:04
秦军的武器和训练在当时都是一流的,,从后面的统一文字,驰道,度量衡来看,当时确实有标准的.
jj21 2007-7-5 21:19
记得我战友去西安旅游时,说在兵马俑看到几千年前秦兵使用的拉链,跟现在的毫无差别。当时我还不太相信,现在看到这篇文章相信了。那时候零件都能做到标准化,何况区区一个小拉链??秦始皇真的是千古第一伟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