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0208 2007-7-13 08:10
99式和西方主战坦克之对比
[size=4][color=Blue][font=宋体] 西方国家的几种主要先进坦克M1A2SEP、豹IIA6EX、挑战者II、勒克莱尔3、梅卡瓦4等,他们之间作战任务接近、性能各有侧重,略有不同,但都是采用全球采购的方式组织零件,很多设备都是相同和类似的,因此可以把他们之间的性能对比作简化处理,基本上作为一个档次。我国先进坦克和他们相比区别较大,以下分别从设计思路、火力、防护、火控、机动性、操作性、后勤保障等方面作一对比。
设计思路上我国坦克属于典型的东方坦克,其设计强调经济适用,性能均衡。从99式的大量装备就可以推测出其性价比应该是可以接受的,既能满足我国陆战国防的要求,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在我国有限的陆军国防经费下可以大量装备,以符合我国大量主战坦克需要更新换代的需要。
西方坦克沿袭其特有的西方文化,特别强调性能的最佳化,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价格的可接受性。因此西方坦克体形偏大偏重,虽然性能上去了,但带来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就是价格偏高,国家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很难大量装备。M1A2和梅卡瓦4的采购价格都达到400万美元左右,豹II也在300万美元以上,日本的90式甚至到了800万美元的天价。这些坦克这么高的单价是绝非经济实力有限的普通国家所能承受的,即便是军费充足的发达国家,面对这天价坦克也只能用减少采购量的法子来应对。
火力方面,除了以色列以外,其余这几个国家均是老牌工业强国,火炮的研制和生产技术也比较成熟,但由于考虑后勤方便等方面的原因,多采用120炮(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坦克炮在市场占有量上处于领先),因此我国的125滑膛炮在威力上和其相比略占优势。当然像M1A2这种采用贫铀穿甲弹的坦克炮和豹IIA6采用55倍径的坦克炮威力也不容小窥。由于我国坦克体重偏小,载弹量不论是主战弹药还是辅助弹药的弹药基数比西方的这些大家伙要偏少,因此从持续作战能力上来说西方坦克稍稍占优。综合评价我国坦克在火力方面和西方坦克性能接近,火炮威力稍有超出。
防护方面,因东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以及东西方作战思想和战略的不同,西方坦克比我国更注重对人员的防护,M1坦克之父莱特博士曾在其文章中提到其对坦克的设计从来都把生存能力放在首位,而以色列的梅卡瓦系列坦克更是把防护几乎做到了及至。(我国设计思想往往在火力、防护、机动性三大指标中把火力放到首位,方慰先总师就在访谈中做过这种确认),不过最近几年我国在这方面也进步很大,越来越把对成员的保护作为核心指标来考虑。由于我国坦克战斗重量只有50吨左右,比西方60吨左右的坦克要轻很多,因此在装甲防护上我们只能采用重点部位加强防护的方式,而不可能像西方坦克那样用全面防护的方式。我国的新型坦克也采用了和西方类似的复合装甲,但其性能和美国的贫铀装甲以及英国的乔巴姆装甲相比处于何种水平还有待确认。估计在主装甲防护上我国装甲和西方接近,而其他部位的装甲和西方相比稍有差距。综合评价我国坦克在防护方面和西方坦克性能略有差距。
火控方面,西方坦克之所以价格据高不下,除了重量大的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其火控所占成本较高,和飞机的电子设备有力量倍增器之说一样,现在坦克的火控系统也越来越重要。夜视装备一向是西方坦克的强项,我国在这方面稍有差距,二代夜视仪在西方坦克上早已是标准装备,现在西方坦克夜视系统正在向三代过渡,而我国在99式上才装备二代夜视仪。信息通讯能力(数据链技术)也是西方的强项,据说我国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坦克也会装备类似系统。我国最新的99式主战坦克已经采用了猎歼式火控系统,虽然相比90年代初就开始装备这种系统的M1A2等稍晚了点,但无疑是我国坦克技术的巨大进步。综合评价,火控系统西方坦克领先。
自机动性方面,西方坦克发动机技术比较先进,发动机功率比较大,但由于其战斗重量远超我国坦克,因此在单位功率上并不占优势,从最大速度,最大行程等指标上看我国和西方坦克基本处于同等档次。如果考虑到西方坦克的战斗重量偏大,造成对道理桥梁等通过能力受限,不如我国坦克的适用能力强。综合评价,机动性方面我国坦克占有优势。操作性方面,和中俄坦克相比,西方坦克更注重乘员的舒适性,其坦克一般体形较大,内部空间宽阔,而且大量采用人机工程方面的成就,各种操作装置和仪表布置也更人性化。网上可以找到大量我国和西方坦克内部布置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上可以轻易看出其差距。近些年我国在坦克设计也开始向西方靠拢,更多的注重乘员的舒适性,但由于坦克体形和内部空间的限制,还达不到西方坦克那种程度的易操作性。因此从操作性方面来看,西方坦克占有优势。
后勤保障方面,西方坦克多采用模块化设计,而且经过很多年的摸索,其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已经比较成熟。由于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精加工技术先进,因此零部件的做工较为精细,可靠性往往比较高,寿命也较长。另外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西方国家多采用全球采购的方式,谁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又合理就采用谁的产品。多数西方坦克都采用了北约制式标准,这也对其保障方面有利。我国坦克的生产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也逐渐摆脱了苏式体系,开始自行研制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但是苏式坦克设计思想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此我国现在可以说是处于东西方结合并逐渐摸索的状态。我国坦克的坦克炮威力和发动机功率方面已经能做到不次于西方,但是其寿命和经济性等指标尚有较大差距,这必然带来后勤保障方面的困难。实战是最好的检验方式,海湾战争中的M1、勒克莱尔、挑战者较为优秀的保障程度就能说明问题。综合评价,在后勤保障方面我过和西方相比还有差距。[/font][/color][/size]
zhonghuayang 2007-7-13 10:39
坦克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认为现在战争中坦克实际上有点象保安.没有什么太实质的用处,现在的飞机太先进的对于陆地的打击可以说的上是只要我看上你了,你就别跑了,给你一导弹你就报销了,中国现在陆军很多.所以坦克装备的也多,但是对于陆地上的战争,坦克当然很厉害,对于抢滩登陆还有偷袭来讲,坦克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换句话说只有大规模的地面战争坦克才有比较实际的用处,最好是平原战争.象俄罗斯打阿富汗,坦克也不错啊,还不是一样被打的落荒的走,被RPG还有地雷大部分都损坏.象抢滩登陆,没有飞机作为掩护还有步兵的抢滩坦克上不了岸,怎么打啊.还有现在的丛林战也讲究的是兵种的配合尤其是特种兵.你总不能把坦克开到森林里去吧!~
所以呢,我们不能只侧重陆军的坦克什么的,应该注意新的兵种的发展.多面化,多国家还有好出的
tan1314 2007-7-13 10:55
中国ztz--99式主战坦克已公开露面,对于我国ztz-99式主战坦克从火力、防护力、机动性三大方面,与西方的典型主战坦克做一个对比:
1,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M1A2坦克;
2,连续几年世界10大坦克排名第一的德国“豹”2A6坦克;
3,和亚州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
第一项坦克火力对比: 由于我军中国ztz-99式坦克,在设计时就将火力打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坦克的火力打击力度,所以中国ztz-99式坦克在火力上明显超过了前三者。由于中国和西方所定义的均质装甲的要求不同,所以双方测试出的同种武器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威力也略有差异。如果统一按照中国的标准进行“换算的话,对比结果如下:
[一]我军中国ztz-99式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约为970毫米[坦克装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使用最新的特种合金穿甲弹]。
[二]美军M1A2主战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为810毫米,[坦克装M256型火炮,配用M829E2型贫铀穿甲弹]
[三]德军“豹”2A6主战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约为1000毫米,[坦克装Rh120型L55倍口径火炮,配MD53型钨合金穿甲弹]
[四]日本自卫队90式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威力约为650毫米(使用德制MD43型穿甲弹)。
从各国主战坦克的远程打击能力上看,我军99改式坦克和美军M1A2分别配置了制导炮弹和灵巧弹药。在制导火力的灵活性上,美军M1A2坦克优于我军99改式坦克,但从远程打击能力上看,我军99改式坦克的125毫米口径炮射导弹,[单车携装4枚],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优于美军M1A2主战坦克(3500-4000米)。
在战场上,光有强大的火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缺乏先进的火控系统,就难以主宰战场。从综合性能上看,四种坦克的火控技术各有千秋,由静对静到动对动状态下的火力反应时间都在5~9秒左右,在战场竞技时,就只能看坦克成员的训练素质了。由于四种坦克都安装了性能优异的热象仪,所以在夜间复条气象条件下的观察能力也基本不相上下。
由于亚州人体型比较小,为了方便自已的需要,我军99改式坦克和日本90式坦克都安装了自动装弹机,从可靠性上看,日本90式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在使用时的故障率为5%,与我军99改式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3/00的故障率比起来,差距较为明显。和4人制的美军M1A2坦克、德军“豹”2A6相比,我军99改式坦克在射速上占有优势。
99式改进型坦克上安装有中国研制成功的第二代凝视焦平面热像仪,该热像仪不需要光电扫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接收全视场热辐射信息而成凝视图像。其作用距离可达7000-9000米,灵敏度和分辨率比第一代有了很大提高,且结构紧凑、造价较低,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4000小时左右,在能见度只有100米在恶劣环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约4000米,识别距离约3100米。
近几年中国在火控系统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研制成功了多种自动跟踪式火控系统和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
外媒报道,在99式改进型主战坦克上就安装了中国最新型的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这是一种可对射击结果实施自动校正的火控系统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据称,在测试中,99改在2000米对运动目标进行的数十次第二发补射中,命中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整体性能令人满意。
99改主战坦克,在坦克炮塔后部装有激光目眩压制干扰装置。最大作用距离4000米,“激光压制观瞄系统”,就目前来看,相对于西方主要国家的主战坦克,我军的这套系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独具特色,激光压制观瞄系统由微机控制器、跟踪转台及随动系统、激光压制仪、热成像,干扰机[气体激光发射机]组成。为了实现车长,炮长遥控跟踪瞄准,对跟踪转台采用数字式位置闭环控制方式。该系统可360度全方位工作;俯仰角为-12度~ -90度,跟踪角速度左右为45变/秒,俯仰40度/秒。从炮长(或车长)按下按钮到系统对准目标只需1秒钟。激光输出能量为1000兆焦,脉冲重复工作频率为10次/秒,系统连续工作时间为30分钟,激光器的寿命为120万次。当各国主战坦克在战场上招数都数使尽了之后,99改式坦克的杀手锏一一激光观瞄压制系统就该显示威力了,该系统是我军99式改式坦克对对手实施不对称作战的有效平台,在正常情况下,我军99改式坦克可以在近4000米的距离上随意剥夺对手的对抗权。而目前外军坦克在这方面好象还没还手之力。
通过以上的对比,明显地告诉大家,世界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火力金牌已经稳稳地落入我军中国ztz-99改式新型主战坦克手中。 第二项坦克防护能力对比: 在对美,德,中,日军队四种坦克防护性能比较之前,首先让大家,对这四种坦克的重量和尺寸大小有个直观地认识
[1]美军M1A2主战坦克:战斗全重为62.8吨、车体长7.917米;
[2]德军豹2A6主战坦克:战斗全重为62吨、车体长7.72米;
[3]我军99改新主战坦克:战斗全重约52吨、车体长7.2米;
[4]日本90式主战坦克:战斗全重为50吨、车体长为7.45米。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美军M1A2主战坦克的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60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质装甲。
德军豹2A6的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8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质装甲。
日本90式主战坦克的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00毫米和56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
相比较而言,99改式坦克在防护上对日本90式坦克有着绝对的优势。 我军99改式坦克炮塔的基本装甲厚度与M1A2,和“豹”2A6基本相当,但车体的防护性能比M1A2和“豹”2A6要略差一些,但在披挂新型楔形双防反应装甲后,99改式坦克的车体和炮塔的防护能力则相当于800和10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整体防护比M1A2“豹”2A6要高出一个台阶。 通过以上对比,大家可以由此看出,我军的ZTZ-99改主战坦克与西方坦克的防护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层次上 第三项坦克机动能力对比: 由于中国在发动机工业和加工工艺上与西方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中国ztz-99型主战坦克,尽管安装了1103千瓦(1500马力)大功率柴油机和高效的传动统后,99改进型坦克的可靠性上比99式坦克有了大幅提高,已经接近了世界水平,但如果超越美军M1A2,德军“豹”2A6和日本90式及其改进型坦克,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需要努力。
ayanamili 2007-7-13 20:08
2楼的兄弟说的不对,反坦克最好的武器还是坦克,空中力量在反坦克方面只能作为辅助。
都知道武装直升机是坦克杀手,可是有那个国家敢用武装直升机取代坦克的?
2楼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对任何一个希望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来说,对坦克,尤其是主战坦克的研制是根本不可能放松的。
ameng216 2007-7-31 18:05
现在的所有武器比较都是比较武器本身的性能,但如果让台湾人来用M1A2和美国人来用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任何一个有独立开发武器能力的国家,所开发的武器都是最为适合自己需要的武器。
其实只要舍得投入,我们完全可以开发出更好的坦克,但这么做有多大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