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780123 2007-7-30 14:51
德国步兵连编制
德国步兵连(德文:Schutzenkompanie)
指挥官编制:
德国国防军步兵连指挥官根据编装,应该是由少校或是上尉出任,但随着战争的伤亡,连长通常由中少尉担任。
步兵连单位编制:
连部 、步兵排× 3 、反战车组、 补给纵列 、军需单位 I(Commissary I,V I train)、 军需单位 II(Commissary II,V II train)
行李纵列。
总人员编制:(1939年标准)
步兵连包括有军官2、士官21、士兵178,其中战斗人员为176人,非战斗人员像是补给人员、伙夫等等在后方地带。在部队机动期间,补给纵列与军需单位 I由营后勤官统一管制,军需单位 II与行李纵列由团后勤官统一管制;在静态状态下,各非战斗单位则停留在连阵地后方3至5公里的连后方地带。
武器编制:
步兵连的武器包括: 手枪× 44、 冲锋枪× 16、 轻机枪× 12、 步枪× 130、 反战车枪× 3、 轻迫炮× 3、 乘马× 1、 马车× 13—18、 脚踏车× 8、 摩托车× 1、 摩托车(付挂边车)× 1、 卡车× 3。
步兵连单位人员武器弹药编制(详细):
“连部”包括有:连士官长、四个传令兵(一个兼任军号手)、两个脚踏车传令兵、一个马夫、一个军医士官和一个医务兵。连部传令除了传令工作外,还要携带对空布板,负责对空指示工作。 ZA820A>2!
“反战车组”由一名士官担任组长,下辖三个战车猎杀小组。战车猎杀小组每组两人,枪手负责携带反战车枪,副枪手携带两个10发子弹的弹匣。
“德国步兵排(Schutzenzug)” 德国国防军步兵排编装包括排长、排部、四个步兵班、迫炮组和驾驶兵。总编配比为1:6:43。在标准编装表中步兵连各排排长不一定由军官出任,通常只有第一排排长是军官,其它各排排长都是由资深士官(Oberfeldwebel、Feldwebel)出任。 步兵排排部编制中包括了排长(携带冲锋枪)、3个传令(第三名传令在战争中后期携带步枪狙击镜)和1个医务兵。 在初期的编装中,排部除了个人携行装备外,还要携带信号枪、信号旗和信号手电筒。信号旗和信号手电筒很快就被发现没有什么大用,但是信号枪的用途却愈来愈广,除了做识别、指示、照明外,信号枪还被拿来对付机枪巢、炮阵地、碉堡、家屋等等的目标。 四个步兵班的编装见下文综述。 迫炮组包括有组长1人和两个炮手,组的主要武器是 5公分迫炮36。组长除了携带1支步枪外,还装备有望远镜、三支标杆和10发炮弹。第一名射手携带手枪和底座,第二名射手携带手枪和炮管;两名射手携带的底座和炮管都是背在背上,双手则各提一个10发的弹药箱,因此迫炮组的总携行弹数为50发。 此外,在德军排编装表中还有1名驾驶和1辆由两匹马拖曳的标准军用马车(HF 1),而在1939到1941年间,部分单位也配备了由四匹马拖曳的钢制马车,后来在东线因为这种钢制马车太重,很快就被淘汰。随着战争的进行,标准HF 1马车逐渐为各单位自行在战地征收的各式各样马车所取代,甚至在冬季期间,雪橇被证明是维持德军战力的骨干。 在一般行军运动时,除了个人携行武器之外,包括机枪、迫炮、弹药和各式各样的器具、经理物资都是放在马车上,而一旦进入作战地区后,所有的东西都卸下由个人携行,而排用马车则编入连补给列,由Hauptfeldwebel统一管理。 总结以上,标准步兵排的建置武力包括: 冲锋枪× 5 .9毫米子弹× 1048(含手枪及冲锋枪) 轻机枪× 4 机枪弹× 4600 手枪× 11 步枪× 34 步枪弹× 2040 5公分迫炮× 1 迫炮弹× 50 lm0N5(XP
“德军步兵班(Schutzengruppe)” 在1939年战争爆发前,德国陆军最基层单位「步兵班」已确定了人员编制:1名士官加上9名士兵。这个编制基本上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的Storm Trooper单位编制演变过来的。德国国防军步兵班编制是十个人,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1942年之后就无法补充前线部队伤亡,因此实际的班战斗员数量在5人到6人之间。 在1939年战争爆发的时候,在编装表上班长的个人武器是98k 步枪,但到了1941年编装表修正,班长的个人武器就改成了MP 38冲锋枪。班长个人携带两个冲锋枪弹袋,每个弹袋中有3个32发子弹的弹匣。根据编装表,班长是由士官出任。 国防军步兵班编制基本上是以一挺班用机枪为建置骨干,而加上相当数量的步枪兵来协助机枪发扬火力。 德军步兵班编制中的机枪射手(Gunner 1,Sharpest-shooting man)携带一挺多用途机枪(早期是MG 34后期是MG 42)以及50发弹带(弹鼓),个人自卫武器则为一把手枪(早期是P 08,后期是P 38),以及简易的修护工具、备分零件和清枪工具。在一般攻击与防御中,机枪射手利用两脚架进行射击,而在运动中也会采用腰射的姿势。 副射手携带4个50 发弹鼓、一个300发的弹箱和两根预备枪管,个人自卫武器为手枪。在一般状况下,副射手负责给弹和更换枪管,而当射手无法作战时,副射手就必须担任机枪射击的任务。 机枪组中的第三员除了携带一支98 k步枪外,还要负责携带两个300发的弹箱,在早期的战役中,第三射手在对空射击时还要负责携带对空用三脚架,不过后来发现对空射击效果不彰,就取消了这项装备。 步兵组共有6员,其中包括组长1人,每人在腰部弹带中携带90发子弹(每个弹夹5发),和2至3枚手榴弹。 总结以上各点,一个标准德国国防军步兵班的火力如下: 轻机枪× 1 子弹 1150发 冲锋枪× 1 子弹 224发 手枪× 2 98 k步枪× 7 子弹 665发(接战时每人加发15发) 手榴弹× 18。
序列军衔编制:
“步兵连序列” 一排(50~51人) 排部(7~8人) 一班(10人) 二班(编制与一班相同) 三班(编制与一班相同) 四班(编制与一班相同) 轻迫击炮班(3人) 二排(编制与一排相同) 三排(编制与一排相同) 反坦克枪班(7人) 补给车队(14人) 第一粮秣车队(3人) 第二粮秣车队(4人) 辎重车队(12人) 总人数:201~204人 。
“连部(班)” 连長(上尉或中尉) 连部班長(技术军士) 传令兵4名 自行车传令兵2名(自行车各1辆) 警卫员(自行车1辆)1名 医官(下士,自行车1辆)1名 卫生兵1名
“一排(二、三排同)” 排部(班): 排长(少尉、第2、第3和第4排排长为军士长) 排部班長(中士) 传令兵3名 卫生兵1名 马车夫1~2名、双架马车1~2辆 一班: 班长(下士或代理下士,初期持步枪,1941年起改为持冲锋枪) 轻机枪组3名(2名机枪手、1名步枪手) 步枪手6名(含副班长在内;1944年起副班长及另外两名士兵改持冲锋枪) 附注:最晚不迟于1944年,德军不知何故取消了3人制机枪组,班编制人数减少为9人,至大战末期更减少为8人,而在开战初期步兵班的编制人数达13人。 二班;三班;四班。 附注:1939年时一个连只有3个排,1940年春改为4个,1943年10月又改回3个。“轻迫击炮班” 50毫米迫击炮班成员3名 “反坦克班” 班长(下士、自行车1辆) 反坦克枪班3个反坦克枪小组(每组2人,反坦克枪1支)“補給车队” 连队先遣军士(自行车1辆) 车队指揮官 武器及装备下士 单架马车或双架马车3辆、马车夫各1名 四架马车1辆、马车夫2名 四架炊事马车1辆、马车夫2名、炊事兵2名、炊事兵助手2名 “第一粮秣车队” 下士(自行车1辆)1名 兵1名 双架马车1辆、马车夫1名 “第二粮秣车队” 下士1名 兵1名(摩托车1辆) 3吨级卡车1辆、司机1名、助手1名 “辎重车队” 下士(车队指揮官)1名 助手1名 理发师1名 鞋匠1名 马具师1名 兵(带边车的摩托车1辆)1名 3吨级卡车2辆、司机2名 书籍、预备衣物和工具管理员1名 士兵个人用品(衣物和杂物背包)管理员1名
pillboy 2007-7-30 20:51
我来说一下德国军事力量
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心脏地区,总面积35.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8314万。
军事战略
冷战结束、德国统一后,德国的安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已从原来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了安全系数大为增加的"欧洲的中心"。但德国认为,欧洲形势动荡不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整个欧洲民族矛盾、领土纠纷接连发生,局部冲突呈上升势头;原苏联地区的动乱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仍对德国构成"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南欧地区将成为影响德国和欧洲安全的主要方向;大规模杀伤武器及技术的扩散将危及德国和西欧的稳定和安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增无减,使德国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危险"。面对这些情况,德国的国防政策谋求的目标已开始跨越"国界",着眼于承担未来欧洲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其国防政策的要点是:改造欧洲现有的各种安全机制,力图建立以德国为主导的新的欧洲;利用在地缘政治和历史渊源上的优势扩大在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影响,谋求与之建立"共同安全利益网";脐身于大国行列,力图在维护欧洲和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军队员额
约33万人(义务兵13750人),其中陆军:23.06万人(义务兵11070人);海军:2.67万人(包括舰队航空队4500人,义务兵4700人,女性450人);空军:7.62万人(义务兵21000人,包括女性930人)。预备役陆军25.8万人,海军 1.02万人,空军4.68万人。
编制体制
陆军编有3个军、1支独立空中机动部队和1支特种作战部队。3个军分别是第1军(由德国和荷兰军队混编而成)、第2军和第4军。共辖有8个作战师,其中装甲师4个、装甲步兵师3个、山地步兵帅1个。只有1个满编师,其余7个师均由现役和预备役部队混编而成。作战支援部队由8个侦察营、8个炮兵团和7个防空团组成。
海军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兵种组成。潜艇部队编为1个潜艇分舰队。水面舰艇部队编有1个舰队,下辖1个护卫舰分舰队、1个巡逻艇分舰队、1个扫雷舰艇分舰队、1个支援舰艇分舰队。海军航空兵编有飞行中队8个。
空军由战术航空兵、运输航空兵和雷达兵等兵种组成。战术航空兵编有2个司令部,下辖4个师、9个团。运输航空兵编有3个团、9个飞行队。雷达兵编有2个战术航空管制团,12个防空导弹群,14个独立防空导弹连。
国防体制
德国《基本法》规定,联邦总理为战时军队的最高统帅。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联邦安全委员会,成员有联邦总理、联邦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内政部长、经济部长、财政部长和总理府特别任务部部长等,由联邦总理任主席。国防部为政府中的一个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国防部长在和平时期是军队的最高首长,根据联邦总理提出的政策方针,负责领导和管理陆、海、空三军 并通过军种监察长对部队实施指挥。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3个军种。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为总监察长的办事机构,总监察长通过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对全军实施业务领导。陆、海、空军军种监察长是本军种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本军种部队的战备训练和行政管理,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防总体方案。平时,国防部长在军队勤务方面通过军种监察长实施对部队的指挥,在行政和专业事务方面则通过国防部各职能部门和总监察长对部队实施领导。战时,全军指挥权由国防部长移交联邦总理。
军事工业
德国具有自行研制各种常规武器的能力,军工门类包括军用航空、电子、导弹、兵器、舰船等,但没有军用核工业和军用航天工业。技术水平虽与英、法等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也已居欧洲领先行列。目前德国军工企业约有200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0多家。不少军工企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如MBB公司(生产飞机、导弹)、克劳斯·玛非公司(生产坦克)、发动机与涡轮机联合公司(生产飞机、舰艇和车辆用发动机)、莱茵金属有限公司(生产枪炮)、布洛姆·福斯公司和不来梅福尔康公司(生产舰艇)、通用电气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生产军用电子设备)。
德国研制生产的不少武器装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如"豹"-2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之一,与英、意合作研制的"旋风"战斗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轰炸机之一,与法国合作研制的"米兰"、"霍待"反坦克导弹和"罗兰"防空导弹世界知名。德国生产的潜艇设备先进,安全可靠,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非常畅销。但德国在军用电子技术、飞机、导弹的推进技术等方面还落后于美、法等国。
德国是世界兵器工业大国,产品质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德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独立研制主战坦克的国家之一,发动机也闻名世界。"豹"-2坦克装配的发动机单位体积功率远高于英国"挑战者"和美国M1坦克上的发动机。"豹"-2坦克上的120毫米滑膛炮也是当今世界最优良的坦克炮。德国光学工业历史悠久,激光潜望镜、热成像仪的性能都很好。德国航空工业产品的种类不多,绝大多数是国际合作产品,如"旋风"战斗机和"阿尔法"攻击/教练机。德国导弹研制生产的规模不大,在西欧居于法、英之后,与意大利不相上下;虽不生产战略导弹、战术核导弹及巡航导弹,但能生产战术地空、空地、空空、反舰和反坦克导弹等。德国建造的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快艇和水雷战舰艇都具有国际水平。德国的电子工业水平和美、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军用电子产品的产值也远不及美、英、法,但在某些方面,如雷达、通信设备、夜视仪器及射击指挥系统等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德国是当今世界军火出口大国,产品销往15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中东、拉美和其他北约国家。出口产品包括飞机、舰艇、导弹、火炮、轻武器等。"豹"式坦克、"米兰"、"霍特"反坦克导弹、潜艇等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很受欢迎。几乎所有的拉美沿海国家都购买了德国的快艇或潜艇。
pillboy 2007-7-30 20:53
德国军事实力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32.1万人。
陆军
22.11万人。编有3个军部、1个空中机动部队司令部(师级)、7个作战师、1个独立军区司令部(师级)、22个现役旅、4个架子旅、1个特种部队司令部(旅级)、27个防区(旅级)。
主战坦克:“豹”1型1033辆、“豹”2型1782辆。
步兵战车:“黄鼠狼”A2/A3型2120辆、“小鼬鼠”型133辆。
装甲侦察车:“山猫”SPz-2型409辆、“狐”TPz-1型114辆。
装甲输送车:“狐”TPz-1型917辆、M-113型2109辆。
牵引炮:105毫米161门、155毫米192门。
自行炮:155毫米621门。
火箭炮:110毫米78门、227毫米154门。
追击炮:120毫米909门。
反坦克导弹:“米兰”型1606具、“陶”型210具、“霍特”型157具。
高炮:20毫米1145门、35毫米“猎豹”型自行高炮380门。
地空导弹:“罗兰”SP型143部。
反坦克直升机:PAH-1型204架。
运输直升机:UH-ID型145架、CH-53G型108架。
联络直升机:t30-105M型95架、“云雀”Ⅱ型40架。
海军
2.66万人。编有1个舰队司令部、5个分舰队和1个海军航空兵师。
潜艇:206/206A级12艘、205级2艘。
驱逐舰:“吕特晏斯”级2艘。
护卫舰:“不来梅”级8艘、“布兰,登堡”级4艘。
导弹攻击快艇:“信天翁”(143)级10艘、“猎豹”(143A)级10艘、“虎”(148)级8艘。
水雷舰艇:“哈默尔恩”(343)级10艘、“三驾马车”(351)级4艘、“林道”改装(331)级3艘、“弗兰肯塔尔”(332)级12艘、“弗劳恩洛布”394级5艘、无人反水雷艇1艘。
通用机械化登陆艇:5艘。
各级供应补给舰45艘。
海军航空兵 4200人,装备作战飞机67架,其中“狂风”型战斗机50架,“大西洋”型海上侦察反潜机10架;直升机39架,其中“海王”型救援直升机22架,“海山猫”型舰载直升机17架。
空军
7.33万人。编有10个战斗机联队、6个防空导弹联队、3个空中运输联队、2个通信团、2个雷达指挥团和6个供应团。
作战飞机457架。
攻击/战斗机:F-4F型149架、“狂风”型326架、米格-29型23架。
运输机:C-160型84架、A-310型7架,图-154型1架、CL-601型7架、L-410型4架、T-37B型35架、T-38A型40架。
运输直升机:UH-ID型294架、AS-532U2型3架。
地空导弹:“毒刺”型4000部、“霍克”型72部、“罗兰”型89部、“爱国者”型36部。
文职人员
13.7万人
预备役部队
34.47万人,其中陆军27.6万人、海军0.87万人、空军6万人。
准军事部队
2.465万人,其中联邦边防警察2.41万人、海岸警卫队550人。
部署
陆军主要部署在北德平原和中部地区。海军部署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区域。空军重点部署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全国共有军事基地734处。
兵役制度
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为10个月。各级军官最高服役年限,将官为60岁,上校为58岁,中校为56岁,少校为54岁,尉官为52岁。
军衔
分5等24级: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7级(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二级下士、一级下士),兵6级(五等兵、四等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列兵)。
驻外兵力
驻波黑北约稳定部队2369人,驻格鲁吉亚联合国观察团军事观察员10人,驻伊拉克/科威特联合国观察团14人,驻科索沃北约维和部队5300人。
外国驻军
比利时驻军2000人,法国驻军2700人,荷兰驻军3000人,英国驻军20600人,美国驻军575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