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服务器迁移已顺利完成! 网址全面启用 https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购买苏-35战机,中国永远研发不出四代重歼

fffly2008 2007-9-5 16:35

购买苏-35战机,中国永远研发不出四代重歼

[size=3]Ⅰ、新闻链接:

     东方网8月27日消息:为期6天的俄罗斯第八届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21日上午在俄茹科夫斯基市拉开了帷幕。此次展览可谓是俄军工产品的“盛宴”,“米格—35”、“苏—32”、“凯旋”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代表俄军事实力的最新产品,一并在展会上亮相,而最引人关注的还要数让俄罗斯引以为荣的“苏-35”重型战斗机。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为进一步完善“苏-35”,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对“苏-35”的新型发动机、无线电通信设备、光学定位系统和操作系统等进行改进。正在此次航展上展出的“苏-35”试验机,将在近期实现试飞。同时,另有两架试验机还在进行总装,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初之间进行试飞。“苏-35”预计于2009年实现量产,并可接受客户订购。 

[img]http://360.bolaa.com/UploadFile/Attachment/2007_9/3/200709031025145231912250_450x357.Jpeg[/img]

Ⅱ、中俄军购历史与现状:

1、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俄两国国家关系的恢复,面对从1989年以后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进行军事制裁,中国也恢复了与俄罗斯传统的武器交流平台。中国军队为了迅速缩小与西方先进国家在海空常规武器系统方面的差距,主要是从俄罗斯购买了四艘现代级驱逐舰、数量接近100架的苏—27Sk、并且通过进口配件自行组装生产出近百架歼十一系列战机。还引进了近百架苏—30MKK1、MKK2战机。以及先后引进十二艘号称大洋黑洞的基洛级常规潜艇。

[img]http://360.bolaa.com/UploadFile/Attachment/2007_9/3/200709031025145544429821_500x375.Jpeg[/img]

2、中俄军购的历史意义和未来趋势:

⑴、 如果没有从俄罗斯购买的以上这些先进作战武器,中国海空军确实难以实现海空主战武器从第二代向第三代军事打击平台的战略转变。同时在引进俄罗斯战机和军舰和配套引进另部件组装生产线以后,对缩小中国军事工业与世界先进武器制造领域的巨大差别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⑵、 中国在近十年来的战机研制工作取得一些不小的成绩。中国航空工业虽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小的差距。随着中国引进生产线生产出的歼十一战机国产化比例的逐步提高,为中国自主研制下一代战机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经验,这些在中国三代战机歼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得到了体现。中国通过将引进的飞机引擎和搜索雷达系统和中国自己的航电系统、飞机气动外形、和飞机的火控系统和作战武器系统的整合,使中国现在终于可以生产出国产歼十系列的优秀三代战机。同时没有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AL—31F大推力航空涡扇发动机,和俄罗斯航空工业科技精英对中国的帮助,中国航空工业在制造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太行”的过程中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这一点在中国海军对宋级潜艇的改造过程中也略见一斑。

⑶、中国海军从俄罗斯引进现代级驱逐舰在为中国海军走向蓝水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也为中国海军近年来在国产主力驱护舰艇的制造方面提供了最现实可靠的技术样板,并为中国海军在未来发展国产大型驱逐舰的建造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img]http://360.bolaa.com/UploadFile/Attachment/2007_9/3/200709031025146013179662_500x375.Jpeg[/img]

 随着这第四艘现代级驱逐舰回到中国。中国海军从俄罗斯引进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工作将宣告完成。今后凭借中国海军从引进现代级驱逐舰后积累的:现代海军舰艇综合作战系统的管理经验和对舰载作战武器系统使用中所发生的各种技术难关的攻克。在中国现在逐渐步入世界最先进造船工业国家的行列的中国造船工业的支持下,中国海军未来强大的蓝水海军舰队所需要的中国制造的主力舰艇将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⑷、 当然中国国防现代化决不是靠花钱买来得,中国空军现在装备的歼十和中国海空军使用的空警2000大预、元级潜艇一样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顶尖国产武器,虽然它们难免会遇到在实际研制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他们在批量生产前会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试制和调试时期,而在此之前是不可能加速装备的。这点从中国海军的宋级潜艇以及054A级护卫舰的生产和最后批量装备部队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自行研制一流国产武器的艰辛道路。一种国产先进武器平台的研制总是要经过漫长的磨合期。但是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是已经使用成熟的武器平台,由于使用起来中国是有一定把握,只是在作战武器和指挥系统的性能验证和实际作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这些先进武器系统一是快速提高中国海空军事力量与中国主要作战对手武器系统的差距;二来通过交钱学艺的方法迅速提高中国军事工业的制造水平。

⑸、现在中俄两国在武器采购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对中国看来说该买的武器都买了,中国现在真正需要的武器平台俄罗斯好象已经没有能力来满足中国的需要;对俄罗斯来讲,能卖的都买给中国了。过去的俄罗斯只要中国想买,哪怕它本国军队还没大量装备它也会卖。无论是军舰、飞机、导弹只要不是战略武器俄罗斯都可以满足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武器需要。可是现在的俄罗斯对中国海空军真正需要的武器连俄罗斯自己都没有那里可能满足中国的需要呢?这从中国军队现在急需的大型预警机、和中国海军未来的航空母舰的研制等方面就可以看出问题。



Ⅲ、关于俄制苏—35战机:

     据苏霍伊公司透露,为了应对未来全球战斗机市场的变化,由该公司研制生产的苏-35战斗机将于2007年下半年实现首飞。作为一种新型的超机动性多任务战斗机,苏-35战斗机可以说是闻名世界的“侧卫”战斗机家族的最新成员,该机的出现,将有效填补现役的苏-30MK战斗机和未来第5代战斗机之间的机型空缺,苏-35战斗机最快有望在三年后进入俄罗斯空军部队服役,2012年推向国际市场。按照苏霍伊公司的说法,苏-35战斗机是一种4++代水平的战斗机,但是未来第5代战斗机上的许多技术都将率先用到该机上,苏霍伊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苏-35战斗机相对于目前全球所有其他型号的第4代战斗机拥有完全优势。预计2009~2015年之间,技术优势明显的苏-35战斗机同当时在役其他4代战斗机相比,将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也将因此成为全球战斗机市场上的抢手货。 


[img]http://360.bolaa.com/UploadFile/Attachment/2007_9/3/200709031025146638124814_450x252.Jpeg[/img]


⑴ 更强劲的动力系统 :

  就整个"侧卫"家族来看,早期的苏-27可以说是一种单纯的截击战斗机,该机的最新改进型苏-27SM才开始具有了对地攻击能力。而苏-35则是一种真正的多功能战斗机,该机不但具有强大的制空能力,并且还可以携带当前俄罗斯所有的对面攻击武器,执行对地和对海攻击任务。同苏霍伊公司当前生产的苏-30MK战斗机相比,苏-35战斗机机身结构将采用更多的钛合金材料,按照正常的使用强度,这足以使该机的服役时间达到30年。另外就是苏-35将装备由土星发动机研制联合体生产的117S型发动机,这是一种推力更大的新型涡扇发动机。 

  即将用在苏-35战斗机上的117S型发动机,是现役AL-31F发动机的一个深改型,改进过程中用到了许多第5代发动机技术。117S上装备了更先进的涡轮风扇,并且风扇直径从AL-31F上的905毫米增加到了932毫米,发动机的低压和高压涡轮都是重新设计制造的,发动机采用了全权数字控制系统。另外,117S发动机还将采用全向矢量喷口,并且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可以达到14500千克力,同现役的AL-31F(最大推力12000千克力)相比,发动机推力增加了16%。更重要的是同现役的AL-31F系列发动机相比,117S发动机的服役寿命从1500小时提高到了4000小时,而大修间隔也从500小时增加到了1000小时,大大降低了后勤保障压力。 

[img]http://360.bolaa.com/UploadFile/Attachment/2007_9/3/200709031025146950689385_500x335.Jpeg[/img]

截至目前,土星联合体已经制造了5台发动机原型机,第一台原型机早在2003年就开始安装在试车台上进行测试。另有第二台和第三台发动机被先后安装在710号苏-27M战斗机上进行飞行测试,飞行测试开始于2004年3月,当前第一阶段的飞行测试已经结束,苏-27M在这期间共完成30个起落的飞行测试,其中有5个起落是换装了两台117S发动机。现在,苏霍伊公司和土星联合体已经制定了第二阶段发动机测试计划,俄罗斯空军将参与该阶段的测试,其中第四台发动机原型机将取代第一台原型机用于试车台测试,第五台原型机将用作飞行测试中的备份。根据土星联合体透露的消息,117S发动机的批生产工作,将由俄罗斯乌法发动机生产联合体与土星研制联合体共同负责。苏霍伊公司在研制过程中为了增大飞机的航程,为该机设计了空中加油系统,另外,该机还可以携带两个1800升的副油箱(苏-27系列通用副油箱)。而同现役的苏-27系列相比,该机的内部燃油量达到了11500千克。 

⑵"雪豹"E雷达,比肩欧美 

    作为"侧卫"家族的最新成员,也可能是最后一个成员,苏-35战斗机之所以雄心勃勃地要占领未来世界战斗机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装备了先进的航电系统和具备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苏-35战斗机的火控系统是基于"雪豹"E相控阵雷达构建的,该雷达最让俄罗斯人引以为豪就是其无可比拟的远距离探测能力。"雪豹"E相控阵雷达是由基霍米洛夫仪表制造科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是在现役苏-30MKI、苏-30MKM、苏-30MKA等战斗机装备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基础上改进来的。该雷达是一部工作在X波段的无源相控阵雷达,配备一部直径900毫米的大型雷达天线,整个雷达同Solo-35型机载中央计算机相连,由后者负责雷达数据的处理。该雷达在工作时,其雷达天线可以扫描机身前方60度的区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但是由于该雷达天线由液压系统驱动,其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作动范围均为60度,所以雷达天线的实际扫描区域可以达到120度。 

  "雪豹"E雷达除了拥有超大视角外,还有非常远的探测距离,同现役的多种雷达相比,该雷达发现、跟踪和摧毁空中目标的距离最远可以达到400千米。在空战中的边扫描边跟踪模式下,"雪豹"E雷达能够同时探测和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能够同时引导2枚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攻击,或者同时引导8枚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攻击,攻击过程中允许其中4个目标的距离超过300千米。而在执行对面攻击任务时,该雷达可以根据任务需要,绘制出低、中、高各种分辨率的完整地面和水面图像,并能够排除水面上的杂波干扰,探测和跟踪水面上的各种目标。在执行对面攻击任务时,"雪豹"E雷达在跟踪地面和水面目标的同时,还能够随时应对来自空中的威胁,并能够引导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完成精确攻击。 

  对于雷达反射面积达到3米2的空中目标,"雪豹"E的探测距离为350~400千米,另外该雷达系统还能够发现和捕捉到以5500千米/时或更高速度飞行的空中目标。该雷达突出的"超隐身目标"探测能力,使其可以在90千米的距离上发现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1米2的空中目标,比如隐身飞机、巡航导弹等。除了上述种种先进性能之外,"雪豹"E雷达还将具备电子战功能,这也是俄罗斯国内其他雷达所不具备的。从这方面说,该雷达的综合性能即使同欧洲和美国的最新型有源/无源相控阵雷达相比也不落后,与美国F-22战斗机装备的AN/APG-79几乎处于同一水平。 

  "雪豹"E雷达是基霍米洛夫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开始立项研制的,截至2006年6月,该研究所已经制造了两台雷达样机,并进行了大量的地面测试。现在,一架雷达样机已经被安装在了503号苏-30MK2战斗机上,并准备于今年年底之前开始飞行测试。目前,俄罗斯国有梁赞电子设备制造厂正在组装第三台和第四台"雪豹"E雷达样机,如果以后的测试进展顺利,该雷达的量产也将由梁赞工厂负责。 

⑶、作为整机火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苏-35战斗机上装备的OLS-35型光电探测组件也是该机的一个亮点。OLS-35光电组件由红外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目标跟踪仪以及一个电视摄像机三部分共同组成,通过采用新的硬件和新的软件以及数据处理系统,该光电组件无论是探测距离、探测精度还是可靠性方面,都已经完全超过了"侧卫"家族其他机型上装备的OLS-27、OLS-30等同类光电组件。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苏-35可以通过挂载Sapsan-E"游隼"激光制导吊舱,装备激光制导炸弹以提高打击精度,该吊舱是由位于凯特琳堡的乌拉尔光学机械厂制造的。恐怖的作战能力长期以来,俄罗斯战斗机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做工粗糙,座舱自动化程度低,仪表密集等。 

  但是在未来的苏-35战斗机上,人们的看法将会大为改观,该机将一改俄罗斯战斗机座舱落后的局面,采用整洁简单的全玻璃化座舱,其座舱模型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上已经展出,在珠海航展上也进行了展示。未来的苏-35座舱内将设计有两个大型MFI-35彩色多功能显示器,一个IKSh-1M型广角平视显示器,另外还有三个小型彩色显示器(一个在座舱仪表板中间,另两个位于座舱两侧)。其中两个9英寸×12英寸规格的MFI-35显示器可以集中显示飞机的各种飞控数据,显示器的分辨率达到1400×1090像素;IKSh-1M型平显的视角达到30度,除了可以用于苏-35战斗机之外,还可以广泛用于俄罗斯现役战斗机的升级计划中和第五代战斗机上。三个小型显示器中有一个位于飞行员的左膝位置,它主要用于显示武器数量和无线电通信状态;平显下面的那个小型显示器主要用来显示关键目标数据和导航数据;而位于右上侧的小型显示器主要用作备份,可以显示飞行状态数据。 

⑷、作为一种着眼未来的多任务战斗机,苏-35战斗机具有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执行对空任务时,该机可以携带8枚R-27ER1导弹,外加4枚R-27ET1或者是4枚R-27EP1;另一种挂弹模式就是挂载12枚RVV-AE先进中距空空导弹;或者在挂载6枚R-73E格斗导弹的同时,挂载5枚远程空空导弹。而执行对面攻击任务时,该机可以挂载6枚Kh-29TE或者Kh-29L战术导弹;也可以是6枚Kh-31A反舰导弹或者是5枚Kh-31P反辐射导弹;还有一种模式就是挂载5枚Kh-59MK远程反舰导弹或者是5枚Kh-58UShE超视距反辐射导弹;攻击大型水面舰艇时,该机可以同时挂载3枚空射型"俱乐部"远程反舰导弹或者是3枚"雅红"(Yakhont)重型远程反舰导弹。除了上述武器外,在执行轰炸任务时,该机还可以挂载8枚KAB-500Kr电视制导炸弹,或者是同等数量的KAB-500S-4最新卫星制导炸弹以及LGB-250激光制导炸弹;也可以是3枚KAB-1500Kr电视制导炸弹或同等数量的KAB-1500LG激光制导炸弹。可以这么说,苏-35战斗机可以携带当前俄罗斯空军现役的所有制导武器和非制导武器,其最大载弹量超过8000千克,未来该机还可以挂载研制中的500千克级和250千克级的新型制导炸弹,以及80毫米、122毫米、266毫米和420毫米口径火箭弹。 

  按照苏霍伊公司的时间表,苏-35战斗机最快将于2007年下半年实现首飞,该公司将总共制造4架用于飞行试验的原型机和一架用于武器系统测试的原型机,2009年该机将正式进入批生产阶段并开始装备俄罗斯空军。

Ⅳ、中国自造四代机、无须购买苏-35:

1、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说苏-35确实是一款不错的飞机。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以它的机载武器系统来看,好像和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MKK相比没有什么多大的变化。无论是空中格斗导弹还是超视距攻击导弹也还是老三样。就是载弹量也只是不过八吨。对地面、海上目标实施远距离、高精度、有效地打击能力方面大概略高于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Mkk战机。但是在装备方面苏-35飞机一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虽然从雷达和电子作战系统方面,由于它不仅装备了一个后视雷达而且它的搜索雷达是无源相控阵雷达,所以它和中国空军之前购买的苏—30MKK有相当大的进步。另外一点就是它 安装的推力矢量发动机。它的空中格斗性能是比中国现役的所有飞机都先进,可是它还是脱离不了三代战机的范畴。哪个俄罗斯所说的什么发动机的三维矢量控制好象也还在实验中、哪个发射距离在300千米以上的KH-172反辐射导弹也还在实验室里。所以俄罗斯定义的世界第一战机的观点看来是不成立的。另外它所谓的尾钩动作在实战中到底有多少作用还是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代空战讲究超视距导弹攻击,近战的可能性相对起来好象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我总在感觉对俄罗斯所宣传的它的飞机的这些优点有些和当年中国引进苏-27Sk时宣传的什么眼镜蛇动作一样又在忽悠中国人。所以就像当年中国空军在引进苏30—MKK前,没有同意俄罗斯提出的建议将中国空军当时的苏-27SK升级改造成为苏-27CMK一样,俄罗斯的这款飞机和当今世界空军以美国人研制的F—22、F—35等真正意义上的四代战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雷达不是有源相控阵、飞机不能做超音速巡航。本身又不具备隐身功能。所以它只能被定义为一款空优型的三代顶尖战机,也可以被看成是苏—27系列飞机的终结者。

2、中国对于AESA也不陌生,中国现在已经在防空部队装备了陆基有源相控阵雷达。中国海军最新投入现役的中华神盾170、171驱逐舰上也装备中国自己研制的舰载型能够做到对空远程搜索有源相控阵雷达、同时中国正在试飞的国产大型预警机上据说也安装有中国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虽然中国在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和生产装备都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中国至今为止在空军主力战机上还没有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中国空军对这种可靠性高、扫描速度快、功能多、被干扰的概率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由成百上千个独立的主要由接收器、发射器和移相器组成T/R组件。这种雷达的特点是每个天线都可单独发射电磁波进行电子扫描,不需要机械转动天线,搜索范围大,处理速度快,可靠性高。看来中国空军在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研制上还是遇到如何将T/R组件体积缩小和功率增大的技术瓶颈问题。但是中国既然开始走上自主研制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道路,并且已经成功的将它装备在中国自己制造的大型预警机和主力驱逐舰舰上。何况对这种现代战机使用的先进雷达是中国想买、美国绝对不会卖;中国想要而俄罗斯又没有能力提供中国这种先进雷达产品的情况。所以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中国空军也只能走自力更生的研制道路,并在不远的将来生产出中国自己的安装在战斗机上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

3、  面对美国在军事领域对中国的封锁和欧盟国家在美国的淫威下对中国的武器制裁,以及俄罗斯为保证它的既得利益而对中国进行的漫天要价。中国人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制造出中国自己的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太行”。中国也从此成为这个世界上除美、俄、英、法之外的世界第五航空发动机制造大国。太行发动机研制的成功证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咱们中国人造不出来的东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应该感到真正的自豪和欣慰。

    关于中国这款发动机的应用范围,一直以来在网上流传的都是涡扇十将用来替代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AL- 31F发动机,并且是安装在中国自产的歼十战机上。首先太行发动机作为中国研制生产的国产发动机的应用范围是可以作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AL- 31F发动机的替换用机。也就是可以安装在中国现在安装有俄罗斯这款发动机的飞机上,从这点来说安装太行发动机在歼十飞机上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问题。现在看来中国空军就是要解决中国空军主力战机的心脏不好这个大问题。而且是首先安装在双发的歼十一战机上,然后在使用和调试完善以后,大规模安装在中国自己的歼十单发主力战机和逐步达到量产型的歼十一战机上。现在看来这已是不容质疑的事实。而且随着这两型战机的装备数量的扩大,他们在中国空军三代战机中将可以起到:火力配备完善、作战使用安全、数量比例最大,战时高低搭配、保卫中国海疆的空中一流战鹰。

    在中国空军当年为了应急从俄罗斯引进苏27战机开始,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对中国空军拥有三代战机只感到一些放心,同时更多的是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无奈和有些莫名其妙的担心。改革开放使我们能够看到中国航空业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巨大差距。中国空军现在的主力战机终于装备中国自己的国产心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十年以内中国航空业会在这个基础上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推力矢量和二维或者三元控制的国产涡扇航空发动机。这点可以从俄罗斯现在的涡扇发动机的所有改型都是在AL- 31F发动机的基础上得到的。万里长征开头难, 中国自己的航空工业现在不仅为三代战机装备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国未来的四代以至后续战机的研制提供了一个了不起的平台。在经过过去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军队在常规武器国产化方面确实取得长足的进步:现在中国军队的大型预警机、中国海军的宙斯盾军舰、中国完全国产化的歼十、歼十一A两型三代主力战机的研制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总之在世界上对中国军队现代化支持最大的只有俄罗斯和法、德几个国家,可是中国军队的现代化不是靠金钱能够完全买来的。美国人的武器确实是世界一流,可是美国人时至今日还在对中国进行军事制裁;中国现在也不可能永远当冤大头,总是从国外购买所有先进武器。所以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只有采取高技术引进、自制武器的国产化方面不断提高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如果说中国空军的大予研制成功是中国军队的骄傲的话,那么对于中国空军急需的四代战机、中国海军蓝水舰队的中枢航空母舰的研制都需要中国自己的国防军事工业来完成。

   中国现在可以生产出一些先进武器是一大进步不假;可是这些武器并不是在处于世界海空军事领域的同级别的顶尖武器也是无需争辩的事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些中国武器一生产出来就已经成为已经不太先进,中国军事工业现在只能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与世界一流的军事工业大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军事工业要想赶超世界一流军事工业强国的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展望中国军队未来在国防现代化和高科技水平武器的研制上永远要立足于自力更生,中国军队在与俄罗斯军事合作方面现在是到啦:告别大批量引进武器的时代;如果采取在先进武器方面走联合研制的道路,那么对中国未来的国防工业发展将是一个极大的帮助。我相信中国军工科技工作者能够完成他们肩上担负的历史使命,发扬勇攀高技术顶峰优良传统,完成中国军事现代化武器研制的光荣任务。这将是中国军队能否实现向国防现代化转变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华民族能否真正重新崛起、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最重要的保证。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中国的未来只有靠中国人自己去实现!



附记:

中国研制重型隐身战斗机计划,受到挫折。刚刚上马的轻型单发隐身,也出现局部困难。由于面对美国空军装备的F22第四代隐身战斗机,与F35第四代舰载战斗机的威胁,中国迫切需要一种“第四代”战斗机。 

 沈飞单发隐身战斗机计划,曝光于06年珠海航空。以模型身份,躲藏在“暗箭”边上。他是一架单座,单发隐身战斗机。这个计划早在2004年开始上马。但是,由于局部技术问题,屡屡出现困难。2006-2007年日本“风神”推出,更加促动中国谋求新的战斗机,来整体替代全部大约700架歼7系列“国土防御战斗机”。

 俄罗斯在最新的航展上,展出了SU35单座双发战斗机。它在SU27基础上研制的。安装有俄罗斯产大功率相控阵雷达,兼备反隐身对抗能力。采用了矢量发动机喷射技术。以及部分结构采用了隐身技术。俄罗斯正在为他的“目标客户”进行积极的推荐工作。这些目标主要包括印度与中国。俄罗斯武器贸易官员称:“这是一种可以迅速替代中国未完成的第四代战斗机”的主力机型。

  但是,最新的中国产歼11B“加强对地打击”型战斗机在不久前推出。目前按照美国以及欧洲分析认为,中国此次研制的歼11B其机动性能与隐身能力,均好于SU30战斗机。而与SU35战斗机仅相差在“矢量喷口”技术上。中国在歼11B型战斗机上,也同样采用了3块彩色液晶显示器。为乌克兰AIMDB公司产。其气动能力上,Su35以前端鸭翼布局,优于歼11B

  但是总体上,歼11B与SU35依旧处于同一个量化级别。因此SU35如果可能进入中国,他也只能与SU30系列战斗机一样,作为更好的补充战机来使用。但是,这不可能动摇中国要自行发展第四代战斗机计划。

   从目前的“暗箭”计划与歼11B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中国依旧在不断积累第四代战斗机所需要的相关技术。例如隐身与反隐身。超音速巡航。这个对于目前解放军来说依旧是很大的难关。因为,航空动力系统上,中国始终处于最薄弱的环节。目前刚刚开始从涡喷时代迈入涡扇时代,这与美国与俄罗斯空军慢至少10年。同时,中国研制的WS10,Ws8.效果均不是十分理想。

   目前他们还在积极解决矢量技术问题。而如果目前在附加上“超音速巡航”能力。这会使得中国研制第四代战斗机计划全面失利。但是,中国在战斗机设计方面,向来不缺乏自己的设计能力。对于类似前端鸭翼布局。中国在歼10战斗机已经体现。但是,从暗箭设计与“神秘单发”隐身模型来看,中国没有采用前端鸭翼。

 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其主要问题出现在中国自身与俄罗斯本身都无法解决的“第四代涡扇发动机”系统上。目前I42计划已经气动。俄罗斯也在积极为他研制“可超音速巡航”动力系统。因此,中国如果采购了SU35,也不会终止他自身研制第四代隐身战斗机。因SU35的购买尽可能是中国用于补充。




东方网5月21日消息:中国歼-11B重型战斗机的细节日前曝光,据认为,改型飞机比原来的苏-27SK战机机体寿命增加一万小时,由于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飞机空重减少了大约700公斤,歼-11B的雷达比歼-10飞机的1473雷达更强大,据估计可同时探测2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的6个目标,而苏-27SK仅能同时攻击2个目标。由于航电设备换成了国产的标准装备,歼-11B可以使用种类齐全国产精确制导武器,对地攻击能力强大。可见,歼-11B已经成为苏-27家族中作战能力最为强悍的型号。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歼-11B战机是由俄罗斯苏-27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但对苏-27做了“很大的改进”,其中包括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加强机身结构,提升火控雷达性能,新型电传作业系统和玻璃化座舱。 

  据称,这些改进的目的是使之成为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的平台”。该文章称,歼-11B最大的改进是使其雷达反射面积从苏-27的15平方米降低到大约5平方米,甚至3平方米。此外,机体结构得到加强,这一点已经经过风洞试验。 

  其实早在苏-27的引进之初,中国就把苏-27的国产化作为引进、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制订了分步骤,先进行进口散件的组装,之后不断提高国产率,最后利用中国近年来在飞机控制、航空电子与欧洲交流、航空标准向美国看齐的基础上,开发研制自主的一套改装系统,用于苏-27的改进,以适应新的作战任务和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国产化。由此,经过边组装、边改进,最终出现歼-11B这一型号。 

  然而由于当初引进的苏-27型号,是设计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所使用的技术水平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而在中国引进、生产的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苏-27的技术局限、落后显露无疑。 

  首先是苏-27的功能单一,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战斗机的功能多样性。简单的对空作战,其落后的火控系统,分布式的操作模式(发射一枚导弹,要打开很多的开关),缺乏对地攻击的火力控制,只能发射火箭弹、普通炸弹,不能对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通过各种报道,中国的战斗机雷达发展进步很快,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摈弃俄制设备的粗大、笨重,新一代的PD雷达也定型,因此,改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其次是落后的操作界面,当今的第三代战斗机,已经普遍使用“玻璃”化坐舱的设计,集中式控制系统,让战斗机飞行员能够从容地操纵飞机进行飞行、作战。在这样要求下,苏27显得尤其落后,就连目前国内在研制、生产的飞机也不如。而在与西方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的航空电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俄方,这就为改进苏27的创造了条件。 

  随着中国新的空军作战、指挥方式的转变,以前飞行员习惯于听从地面引导作战方式必将淘汰。而新的空中预警机的服役,空中指挥战斗机编队,强调编队飞机之间的协作,包括图象、数据的适时传输,不同电子系统之间的兼容与联结,都是重要的改进方面。在研制预警机的同时,数据链成为有效的沟通纽带。不同国家、标准系统之间的兼容是苏-27要必须发展自主的电子系统。 

  新材料、新技术在原机型上的运用,也是摆脱一味仿制,走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动机的进口、维修、更换是极其昂贵的。用自主发展的新型发动机,不但能挣脱进口的制约,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改进飞机的性能。 

  歼-11B计划是沈飞集团再一次腾飞的象征。消化、吸收,通过引进第三代战斗机的技术,让沈飞集团连贯地学习到苏联——俄罗斯飞机工业的发展方式、研究特点、技术脉搏。对于沈飞集团自主发展歼-11B计划,乃至下一代战斗机都是“点睛之笔”。[/size]

a66868 2007-9-5 17:00

国内现在的J10抗衡性已经非常强了,中国人的聪明和学习模仿能力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的。

:) 个人认为,只是时间问题

sex010 2007-9-5 19:39

必须有自己的尖端武器。要不那天和老毛子打起来,就太被动了。

xusiji912 2007-9-5 19:46

买来,然后吃透他的技术,最后为己所用,这才是引进国外ia先进武器的真正目的

yueying_ms08 2007-9-5 21:40

雪豹那个雷达.....性能也就这样

减肥之前将近一吨:s_20:

咸水瓶 2007-9-7 07:18

哼哼.....毛子的AESA很差.....自从我们从jp国拿到了降低T/R单元的技术后.....空军里面没人羡慕老毛子的雷达了.....

liweimin 2007-9-7 13:32

相信中国一定可以制造出领先世界的战机,继续加油。

xiaoxinjinli 2007-9-8 21:15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marscyz 2007-9-8 21:19

就算2009年肯卖也不会先卖给我们,俄国人现在非常靠不住,好东西都先卖印度,给我们的留了好几手,买了也没有多大意义还是自己把苏27摸透开放新品种比较实际

laozhou566 2007-9-8 21:55

中国军事工业要想赶超世界一流军事工业强国的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s_12: 路慢慢其修远兮,尔将上下而求索

av99788 2007-9-9 10:29

不是不想卖,而是给了徒弟,饿死师傅,中国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太强了。

tony1985 2007-9-9 10:37

中国的军事工业一定要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

刘雷明月 2007-9-9 16:20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台湾,研制飞机可不是说话这么简单,所以只有购买他国先进的飞机了,

sansikeshu 2007-9-10 14:09

路很长,中国经济规模在三十年左右可以达到或超过日美,但科技及综合实力可能需要50年才能达到或超过.

sagalxlx 2007-9-11 13:50

象俄罗斯这种纯垃圾民族最低贱人种之一都能掌握些貌似先进的技术,中国只要有适当的条件,掌握最先进技术任谁都不该否认。

ll2000 2007-9-11 17:37

中国现在都是只进口关键部位(如发动机)很少买俄罗斯的整机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购买苏-35战机,中国永远研发不出四代重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