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谁是中国500年来最杰出的军事将领?

伤城2008 2007-9-17 07:36

谁是中国500年来最杰出的军事将领?

[font=黑体][size=4][color=indigo]谁是中国500年来最杰出的军事将领?
  第一部分 千古英雄谁敌手

    即便在一般略通军事的人眼中,白起韩信岳飞三人也是中国古代最具知名度的将领。然而谁又知道自明清以来,谁又是我国最优秀的军事家呢?近五百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将领当推中共开中第一大将粟裕。

    目下,坊间公认中共最高级将领中最个军事才能的是通常所说的五虎大将: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上述排位是根据55年授衔时的坐次,四元帅一大将。不过谈到具体军事才能,次序正好要倒过来了。

    粟裕是湖南会同人,侗族。不要说我们,连他自己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不是汉族人。他恐怕算得上是侗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了。对于手下五大将的本事,毛泽东对粟裕的评价最高。1961年,毛泽东在武汉会见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谈及解放军的军事统帅时,认为粟裕最会打仗。毛泽东说从近代至今,只有粟裕在华东打的一些仗可以与二次大战时的某些仗相提并论,其实的仗恐怕不算数了。"这个仗是粟裕指挥的,本来还不成熟呢,他硬要吃下去。我们这些战友中,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他也是我们湖南的"。上面这段话是对老外讲的,而且对方又恰好是二战名将,军事行家,是最能反映毛泽东心中的真实想法的。众所周知,毛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听众不同,场合不同,他会说出不同的评价。一般来说毛对老外(又尤其是他与他较为投合的老外,如斯诺)讲话时,真实度最高,也最能反映他心中真实的想法,其次是著名党外人士,最后才是党内信众和黎明百姓。(据师哲等著《在毛泽东身边》一书)。

    第一节  当代白起

    白起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的统帅。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中战功最为卓越者。他是战争史上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另外两人是成吉思汗和粟裕。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武安君,秦国眉(今陕西眉东人)。自十六岁起从军,白起一生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破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攻楚三次,烧其祖庙,共歼灭楚军35万。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先例。白起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武安君,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165万,六国闻白起胆寒。虽然,白起一生嗜杀,不免缺乏为将之仁,历代史家对此也是多有微词。但作为统帅来说,白起绝对是一个世界级的顶尖名将。那么,谁是解放军中的白起呢?

    粟裕一生指挥了黄桥战役、苏中战役(七战七捷)、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的歼灭战,个个都是足以闻名世界歼灭战史的精品。此外,粟裕还指挥了宿北战役、沙土集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重大运动战及攻城战。所以说如同毛泽东称刘伯承"当代孙武",将粟裕称之为"当代白起"是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篇幅所限,下面只略讲几例,以求窥斑见豹。

    苏中七战七捷:苏中七捷一般认为是粟裕军事指挥艺术中最能代表"上兵若水"这兵家最高境界的生花妙笔。在苏中七战七捷中,粟裕综合运用军事才能,不断保持胜利和扩大胜利,在运动中捕捉战机并伺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其作战不拘成法,有如行云流水,羚羊挂角。套用一句宗泽夸岳飞的话:"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苏中战役表现的战术之精奇,也许只有徐向前在严晋中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运动歼灭战可比(连续性不停顿一歼敌,在运动中捕捉战机和创造战机,保持胜利和扩大胜利,粟裕徐向前是中共最杰出的代表)。

    首战宣家堡和泰兴,他反常用兵,以反进攻战法,歼敌于将出未出之时;如南战斗,他舍近而趋远,飞兵百余里,拊敌侧背;海安战斗,以节节抗击之法,挫敌锋芒;李堡战斗,乘敌"祝捷"得意忘形之际,挥兵奇袭;丁堰、林梓战斗,则选敌弱点,剑指敌腹;尔后,攻黄(桥)救邵(伯),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打,把中国古代"围魏救赵"的战法成功地运用于战役作战实践之中,既有力的策应了邵伯方向的作战行动,又在运动中歼敌1.7万余人,打得敌人六神无主,不知所措。粟裕率兵3万,临12万大敌,在靠近敌人心脏的战略前沿地区与敌周旋一个半月,七战七捷,歼敌5万多人,这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苏中战役的意义远不止歼灭了大批国民党军,对扭转南线战局起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是内战全面爆发后共产党军队第一个战胜美式装备国民党军的大规模歼灭战,带有战略侦察性质。摸清了国民党军的情况,获得了战胜美式装国民党军的宝贵经验,改变了毛泽东战争初期的外线作战方针,而发展成内线歼敌的方针。这一战略作用下面还要讲到。

    孟良崮战役:毛泽东曾对粟裕说:"孟良崮一役,全歼74师,击毙敌酋张灵甫,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一个就是我。"记得从电视上看过一个报道:当时国军的王牌74师师长,有人问他认为共军中谁堪与敌?他脱口而出是粟裕。后来果死于粟手。

    东北林彪打不动国军精锐新一军新六军时,粟裕却能全歼整编74师。在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就部队装备来说,74师和新一军新六军不相上下。部队战斗力和新一军不相上下,比新六军高出许多。一支部队打了胜仗战斗力就会提高,打了败仗就会下降,在孟良崮战役前74师和华野交手互有胜负,战斗力维持在原水平。新一军在林彪夏季系列攻势后战斗力提高,达到历史的颠峰。不过这时东北来了草包陈诚。远征军时美国人口中的"东言隆美尔"孙立人被调离部队,部队编制被打乱,从此一蹶不振。

    因此孟良崮战役不象有些人认为的来得那么简单。孟良崮之所以成功,第一74师被逼上山地筑不起工事。第二大量的重装备带不上去,水冷式机枪无水制冷战斗力削弱。第三身处绝地仅靠空投,弹药食品饮水不能得到有效补充。第四张灵甫与83师师长李天霞有隙,国军对粟裕的围点打援非常忌惮。所以83师并没派主力军增援。这一切战机都是粟裕捕捉和创造出来的。

    孟良崮之所以被称为奇迹,是因为这是一次腹背受敌的歼灭战。25师和83师一部相距74师不过几公里,在战斗打响后很快就能加入战斗。其他各路援军包括第五军第十一师到达战场的时间,最近只要一两天,最远不过几天时间的路程。当时的情形华野大军在里面围歼74师,外围国军各部包围着华野大军。其险恶程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腹背受敌的围歼战孟良崮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中"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奇迹,将毛泽东与蒋介石同时放倒,足以列名世界歼灭教科书。

    粟裕另一经典歼灭战是孤军深入虎穴的豫东战役。此役极为艺术,但讲起来就复杂了。

    粟裕运筹豫东之战,着眼于中原战局这个大系统的整体。他把中原地区敌我双方的情况联系起来思考,把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联系起来思考,把中原战区的天时(正处天战略转折阶段)、地利(地域广阔、地势理坦、便于我大兵团机动作战)、人和(背靠山东和晋冀鲁豫解放区,中原新解放区已初具规模)综合起来考察,并比较了在中原作战与渡江作战的利弊,得出集中兵力在中原作战较渡江作战更为有利,迅速打开中原局面必须打大规模歼灭战,在在原打大规模歼灭战的条件基本成熟的结论。由此,形成了集中兵力大战中原的基本作战构想。在此基础上,粟裕进一步作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依据中央的指令性要求,明确了近期在黄淮地区寻歼敌五六个到十一二个旅的基本作战目标。粟裕对战役的筹划与指挥,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充分体现了"恰当选优"的原则。

    在军事斗争中,"弃"和"取"的权衡与决断,充满了辨证法。学过一些系统论的人都知道,作战系统是两股活力量激烈对抗、急剧变化的动态系统,敌对双方的指挥员无不为最大限度地歼灭敌人,获取系统运筹的"最优值"而竭尽心力。然而,这个"最优值"在理论上虽然是存在的,但在现实在却难以办到。这就要求指挥员要善于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敢"弃"善"取",把兵用活。在这方面,粟裕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豫东作战,起初以"钓大鱼"的办法寻歼敌整编第五军,同时粟裕也腹筹了先攻开封后歼援敌的方案。敌整编第五军是蒋介石的"王牌"部队,是中原战场上敌邱清泉兵团的主力,歼灭它可一举打开中原战局,这当然是一个"最优值"。当我华野第三、第八纵队按预定计划由许昌地区向淮阳方向转移时,位于鲁西南地区的邱清泉兵团果然被我吸引南下。我华野主力乘机从濮阳地区跨过黄河。这时,敌统帅部极为震惊,急令邱兵团主力和整编75师火速北返,以堵截我渡河部队。

    同时,敌又向鲁西南地区增调了3个整编师零一个旅,一时间,大军云集,且邱兵团主力整编第五军又猬集一团,不易分离。在敌来我往的交错机动中,歼灭敌整编第五军的条件尚不成熟,而先和开封后后歼援敌的战机却已出现。此时,我第三、第八纵队已时至通许、睢县、杞县这间,距开封仅一日行程。开封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河南省会,守敌虽有3万余人,但指挥不统一,战斗力不强,且处境孤立。可以增援的主力集团都在100公里以外。相反,我华野主力兵团与中原野战军一部却相对靠拢,当其时,处其势,攻城则如探囊取物,打援则如撤网捕鱼。粟裕当机立断,毅然放弃对预期"最优值"的追求,转而力夺打开封歼援敌这个比较现实的"满意值"。在作战的过程中,他又考虑到为下一步作战创造条件,同时有把握地包收战役的胜利成果,再一次放弃对已在包围之中的敌整编72师歼部予以全歼的这个"最优值"的追求,集中力量打击猖狂急进企图一逞的黄伯韬兵团,以先声夺人的气势,枪打出头鸟,震慑其余增援之敌,从而求得胜利转移的"满意值"。

    豫东战役可以说是整个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沉重打击了华东战场上国军以兵团规模作战的信心,此战改变了中原与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为解放军进一步歼敌重兵集团、攻克敌坚固设防城市创造了经验。国民党"国防部"在其(中原会战经过与检讨)中说,此次豫会战,共军表现的特点有三点,"敢集中主力作大规模之会战决战","敢攻袭大据点","对战场要点敢作顽强固守,反复争夺"。毛泽东得到战役胜利的消息后说,"解放战争最困难的山头已经翻过去了"。

    粟裕毕生第一大歼灭战必然要数淮海战役。48年11月初,粟裕提出拟将南线敌军主力抑留于徐州及其周围逐步歼灭的建议,得到中央军委的同意,对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起到重大作用。粟裕实际上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先后歼灭了国民党徐州"剿总"总部及其所属的黄伯韬、孙元良、邱清泉、李弥4个兵团共44万人,帮助刘邓解决了黄维兵团。淮海战役可称世界军史上有数的大规模歼灭战。

    60万对80万这样的大兵团作战,敌我兵力对比,我少于敌军的情况下一般都会打击溃战,打成歼灭战很难。甚至当时国民都怀疑共产党是否能赢?然而粟裕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淮海虽然名义上有两在野战军协同作战,但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后实力太弱,时中野全军仅有75mm野炮两门,山炮四十二门,炮弹约两百发;迫击炮二百零七门,炮弹约二百五十发,每门炮平均只有一发炮弹。凭借如此少量的炮火根本无法压制敌人火力,因而攻击难以奏效,无法达到迅速歼敌的目的,实际上只起到了一个阻援兵团的作用。吃黄维兵团根本吃不动,最后华野派出了4个纵队加特纵(炮纵)才搞定。

    淮海战役有个名义上的总前委,但从发起到统一指挥都是粟裕所为,战场上大多数决策多出自粟裕。就连战争进行中部队的粮食供给困难,都是由粟裕发现并亲自制定解决方案(这里还有一个插曲:粟裕在淮海,写出了和毛泽东《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一样齐名的《敦促杜聿明投降书》的难得杰作。读者不妨找来看看,看看粟大将的妙手文章)。

    统计一下,第一次歼敌一个旅,第一次歼敌一个整编师,第一次歼敌一个兵团,第一次拿下一个省会,第一次拿下敌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全是粟裕所指挥。

    比起白起让六国军队胆寒,粟裕的苏中战役之后,国军在华东战场一个旅不敢单独行动。鲁南战役后国军一个整编师不敢单独行动。孟良崮战役后,国军组成了9个整编师在一起的方阵。豫东战役后国军的兵团不敢北上援济。淮海战役知道粟裕南下后,黄伯韬兵团、李弥兵团急着往徐州跑。杜聿明三个兵团30多万兵力面对粟裕选择了撤退。

    粟裕指挥的黄桥战役、车桥战役、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重大战役,都振撼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把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将领打疼了、打怕了。用句武侠小说的话说,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地步,没有任何敌人要吧阻挡粟裕发起的攻势而逃脱被歼灭的命运。粟裕是近代中国最杰出的歼灭战大师。[/color][/size][/font]

75964624 2007-9-17 12:52

内战无英雄,抗日真豪杰。尤其是粟裕在抗战中几乎无半点功勋可言!
  小弟认为在抗日国军将领中薛岳将军、傅作义将军、王耀武将军、张灵甫将军、等等才可以真正称为杰出的军事将领。

widdy 2007-9-17 16:25

同意楼上的,真的很佩服那些战死在抗日场上的国民党军官!为他们敬礼!
顺便说一句,内战的时候,国民党的士气已经低落了很多,败是必然。

hljlb 2007-9-17 21:17

我不知道楼主是要评价GCD最杰出的军事将领还是中国最杰出的军事将领。

一般在客观、真实评价军官的时候不会是使用“最”“最好”“最优秀”“最杰出”“最出色”“最伟大”等字眼,而是用“优秀”“杰出”等词语。

每一个军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在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非常优秀的军官团内,每个军官都不是一个风格。有的军官在指挥风格上显的刚毅、勇猛,有的军官指挥风格则是阴柔、连绵,有的军官擅长防守,有的军官擅长进攻,有的军官则是标准的经理人,擅长军事谋划和后勤指挥。这里所有的区别都在于军官的天生个性、后期培养以及当时的作战环境而定。

真实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太平洋舰队正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实施“了望塔”行动,在计划行动中,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尼米兹上将撤掉了戈姆利的南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的职务,而让“公牛”哈尔西代替了他,尼米兹上将对戈姆利的评价是“他是个优秀的军人,但是他注意琐事了。”认为戈姆利不适合这样的战场形式。在后来的战争中,戈姆利表现的也很优秀。

citycz 2007-9-18 21:53

觉得楼上的兄弟说的都对 战争其实是很可怕的 一种用于屠杀同类的悲惨游戏 连最低级的动物都不会这样干 偏偏人这种动物乐此不疲 悲哀!

75964624 2007-9-18 22:03

是呀!正应了那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一个个所谓的荣誉和光鲜的战绩下有多少美好的生命永远的逝去呢?

singwah 2007-9-19 10:59

我觉得像成吉思汗,岳飞,林彪,尚可喜这都可以算是军事将领吧,愚见,勿见笑

angiangeng 2007-9-19 22:41

中国不代表中共吧!应该把那些民族英雄算在数里面啊

和可了 2007-10-29 13:46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客观的看代了民国那段历史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一句话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i] 本帖最后由 shou926 于 2007-10-30 08:58 编辑 [/i]]

ass王世刚 2007-10-29 14:45

翻开中国历史,几乎每年都在打仗。所谓的军事家和军事将领多的数都数不过来。要说谁是500年来最杰出的,要看他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作了些什么。而不是为了某个政党或某个政权。

韩流988 2007-11-5 23:52

粟裕是一位中国杰出的军事将领,我认为粟裕是近代中国最杰出的军人。

流沙人 2007-11-7 19:05

无论谁都好能国家出贡献的就是功臣
那一位就是~~~~~~~~~~~~

rvd7777 2007-11-8 21:54

可悲是近代史都是中國人打中國人
弄得民不聊天 軍事經濟能力也輸別人一大截
政府官員又昏庸無能:sweat
現在民進黨又在搞去中國化 搶選票
有夠無言...

[[i] 本帖最后由 rvd7777 于 2007-11-8 21:55 编辑 [/i]]

tomjerrymike 2007-11-9 00:0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wufei6998 2007-11-9 12:09

伟大而且纯粹的军人!!天下英雄谁敌手?林、刘!

sufeiya002 2007-11-9 12:31

中国人打中国人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死的都是中国人。有本事拿出来和各国鬼子打去。楼主的话不敢赞同。

zhu213386 2007-11-17 06:44

时代 不一样,简直没有方法比较啊.

七探蛇盘 2007-12-5 13:55

人家在讨论军事才能,你们这么多人扯到内战外战上来干什么?再说内战一定对自己的民族可耻?美国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可耻吗?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民族的内战可耻吗?日本维新派推翻幕府的战争可耻吗?意大利统一战争可耻吗?法国大革命可耻吗?这些国家要不是打了这些内战,又怎么可能在外战中取胜而成为强国?相反大清国倒是没有什么内战,难道比那些打了内战的国家强了吗?我看某些人是借题发挥,其实这些内战的最后的胜利者是他们不喜欢的共产党,所以他们才酸溜溜的说“内战可耻”。要是共产党被消灭,胜利的是国民党,恐怕他们就不会这么说了。不信你问问他们,孙中山推翻满清的内战可耻吗?蒋介石指挥的北伐战争可耻吗?

七探蛇盘 2007-12-5 13:57

就是在古代,很多军事家也是打内战锻炼出来的,如韩信,李靖,李世民,曹操等等,他们都“不算啥”?什么逻辑呀!

wkntnn 2007-12-5 15:13

彭元帅比小粟强,彭元帅在朝鲜战场上大长中国的威风,比起来,小粟属于内战内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谁是中国500年来最杰出的军事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