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用孙子兵法打赢未来信息战

fengzhongmeigui 2007-10-11 09:05

如何用孙子兵法打赢未来信息战

[font=宋体][size=4][color=Blue]
从80年代以来的数次战争我们可以看到,以先进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战场正在形成,传统的火力战正在让位给信息战,战争各方对信息资源的争夺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种种迹象表明,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战时代。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我国著名军事家孙武就已经在其军事理论中广泛地涉及到有关“信息”的内容,归纳起来虽然只有“知、形、变”三个字,可对于高科技条件下的信息战,仍具有借鉴意义。也可以说,学好了孙子的“三个字”,我们就可以打赢未来的信息战……

“知”——孙子“信息战”的基本条件

“知”什么呢?孙子说:“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如果运用现代的概念去分析孙子关于“知”的理论的话,那么:“道”即是政治信息,它既涵盖国家意义的传播体系,又包括军事领域国防知识、军事战略等内容的传播。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同意”是目的,目的的达成需要政府把国家战略传播给民众,军队把战略意图传达到士兵。这样才能达到“民与上同意”,才能“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和“地”是指天文和地理信息。孙子认为“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孙子所处的时代,军队的侦察测量手段落后,对天文地理的认识只能依靠感官,要了解这些信息,一靠将帅的认识水平;二靠专门人员进行打探、侦察、测量。事实上现代战争也要求天文、地理信息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具预见性。

“将”和“法”就是指人文信息。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我们认为“将”的五条标准和“法”的三项内容是定量,但“将”和“法”能不能达到标准,就需要去了解,去考察了,然后依据考察来的信息进行分析、衡量、判断。现代干部管理体制,干部档案以及相关法令使干部管理日趋严密。作用于部队建设的条令、条例及规章的落实,用越来越量化的考评来检查督促,这是否和孙子的信息获取方法“异曲同工”呢?

孙子强调“知”的论述还有很多,如:

谋攻篇中:“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

形篇中:“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虚实篇中:“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军争篇中:“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势不能行军。”

地形篇中:“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等等。

这说明,孙子把“知”(信息)作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最基本前提条件,“知”就成了进行军事运筹的基本依据。孙子强调军事指挥员必须全面了解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而达到“知”,然后再用这些信息来客观地分析比较,得出符合实际的战争指导理论,据此进行筹划并付诸正确有救行动,事实上“知”与“不知”决定于:信息获取渠道畅不畅、获取的信息准不准、信息的分析处理正不正确、得出的结论合不合逻辑。

“形”——是孙子“信息战”的基本手段

在孙子的时代,战场信息量和现代无法比拟,种类也少得多,且绝大多数是未经处理的简单信息。当时主动的信息获取主要利用:细作、斥侯、探马、间谍等搜集情报;信息的传递手段也只停留在烽火、燧烟、灯光、旌旗、号角、信鸽、铜锣、鼓等;而信息处理只能依靠将帅(军事指挥员)的“才智”。因而那个时代的信息欺骗手段也就非常简单而原始了,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孙子在实践中总结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信息欺骗方法。孙子说:“形之,敌必从之”。“形”就是孙子最主要的信息欺骗手段。

孙子认为:“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诡”与“诈”都是一种“形”,“形”就是“示形”于敌,“示形”的具体内容就是“诡道十二法”——“能而示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近而示之以远,远而示之以近等”。

也子说:“形兵之极至于形”。“形兵”就是已军所作的形态。它包括:我军的位置、行动方向、运动方式、数量、装备、时间等。这些形态反映在敌人那里就成为信息,随着调整的增多,信息的巨流应付源源不断地涌向敌军,使敌军不知你真的“形”,使之做出和你的作战目标相左的判断。

“因形而措胜于众,而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我所制胜之形。”战争历史证明真正伟大的军事家胜在知道制订一个正确的军政、政治、战略、战役、战术目标,然后围绕目标付诸艰苦细致的劳动。孙子的“示形”就是这样一种劳动,他的“诡诈”是在自己获取最多的、最准确的各种信息的前提下,努力使敌获取最少的真实信息和最多的错误信息,诱敌做出错误分析判断并付诸错误的战争行为。这种“诡诈”实际上是一种智慧对抗,是一种战争指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孙子的“示形”还是一个因应战场情势不断变化,依据获取的信息进行不断修正“示形”的过程。因为在战争进程中,辞情与我情是不断依据战况及条件而发展变化的,这样,如果不及时进行“示形”调整就会陷入困顿。敌人往往也是聪明的,于是孙子就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凡是获取正确的动态信息,并据此调整行动,而又给敌以错误信息,致敌作出错误行动的必然胜利;反之则必败。

“变”——是孙子“信息战”的活的灵魂

孙子曾提出一对重要的军事哲学矛盾“常”与“变”,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四时无常位,五行无常胜……”更重要的是孙子说:“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常”和“变”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常”就是军事上的定理、公理、常识,反映在指挥员身上是一种长期积累后的综合素质显示,因而对军事指挥员来说“常”是必要的,通常也是应该遵循的。

“变”是一种特殊情况,是一种突变,是依据“常”而生的活的灵魂,当军事指挥员根据业已获取的情报信息,分析后认为:进行一次一反常规的突变将会获得更大的胜利,并且他采取了,这就是“变”。“变”往往是要冒风险的,如果他没有冒此风险,这时便又回归到“常”。但战争本来就是充满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对抗行为,军事指挥员在这种对抗中,一味地守常将不会获得太大的胜利,而不适时宜的求变也将会亡军覆国。难就又难在该守常时则守之,该求变时则变之。

 孙子说:“将不通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利矣;治军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以孙子这段话作参照,就会发现孙子所说的“知”和“形”也是“变”着的,此意义上孙子的‘知“已不是个简单的判断动词,而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能动意识的动态反映,这种主观能动建立在充分而正确认识客观的基础上。它既在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敌我双方各种情况(信息),又从另一个侧面蕴含着军事指挥员尊重客观的前提下的主观能动反应。

从这个意义上说,孙子的“知“既是个”千手佛“——它是涵盖军事、战争以及与之相关的宏观、微观、战略、战役、战术、天文、地理、人文、装备、兵员、时间、空间等复合信息的总和,它又是一个”百变罗汉“——在任何时空及条件下能动地反映以上方面的变化并包含着调整。

孙子的“知彼知己”之所以成为兵家格言,就是在于孙子对信息(知)的深刻认识,在于他抓住了“知”的渠道,“知”的层次,“知”后分析,更重要的是他抓住了“知”的“变”通,没有“变”,“知”将是一个毫无生气甚至毫无意义的死形态,“形”将是一厢情愿的愚蠢卖弄,因此“变”就成孙子信息观的活的灵魂。

今天,信息已成为和外交、经济、军事等一样重要的国家力量支柱,成为最重要的国家资源。就军事角度而言,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处理技术等已成为重要的军事力量砝码。现代科学技术为更准确、更严密的信息斗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更高的信息利用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孙子信息观,对我们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战规律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和价值。[/color][/size][/font]

yaokan 2007-10-13 21:43

兵法,属谋略,通俗讲是指导方针,是总纲。
信息战也好,陆海空核的各种战斗方式都离不开兵法的。
只是我们的兵法学得不怎么的,据传东洋、西洋人都更认真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用孙子兵法打赢未来信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