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保卫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打猎队

狼弟弟 2007-11-13 12:07

保卫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打猎队

中国1964年10月16日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从而进入了世界核俱乐部,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强硬的后台支撑。这颗原子弹是在新疆罗布泊试爆的,那里是茫茫的荒漠戈壁地带,虽然人迹罕至,但空旷的地形也给保密和安全工作带来了挑战。当时中国组织了一支特别的武装力量——打猎队 在外围保护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他们的出色表现,令担任原子弹试验现场总指挥的张爱萍将军打为赞赏,给他们每人写了一首诗。
八千里路风餐露宿
  核试验基地司令部1964年4月指示警卫营四连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一支精悍的“打猎队”,副连长何仕武为队长,副排长王万喜为副队长,战士王俊杰、司喜忠、丁铁汉、潘友功为队员,王国珍是卫生员。说是打猎队,其实是一支巡逻小分队。出发前,基地副司令员张志善在马兰指着地图向他们交待任务:“这次巡逻将要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完成。路程:8300里;行进方式:徒步;时间:180天;衣、食、住、行全部自理,不带任何交通工具和通讯器材。”
  基地给这支打猎队下达了三项任务:一是防止敌对国空投空降搞破坏;二是查清场区外围的地形地物;三是清出场区范围内的流动人员。
  打猎队4月13日来到了孔雀河的支流铁板河,并把这里定为他们的生活点。在河边的土丘上,他们挖了一个存放粮食等物品的土坑。连队每月用汽车往这里送一次给养,放在土坑里用沙子埋上,再插上红柳,做打猎队返回时取食的标志。这里没有房屋,没有帐篷,打猎队即使巡逻回来,依然风餐露宿。
不见特务,打起了野猪
  打猎队4月15日式开始巡逻,他们荷枪实弹,肩背着被子、毛毯、雨衣、两个水壶、二百七十发子弹、八个手榴弹、一支冲锋枪、行军锨镐,还有粮袋和简易炊具,平均每人负重37公斤。向导是一个指南针和一张军用地图。由于地形复杂,为了前后照应,队长何仕武指定司喜忠、潘友功担任巡逻尖兵,在前方开路,呈三角战斗队形前进。队长和副队长则时前时后指挥。
  大约到了下午5时,打猎队到达了第一天的目的地。大家刚想坐下休息,队长又发出了继续搜索前进的命令。原来,在他们左前方的芦苇塘中,队长发现了异常情况。过了一会儿,只见前方有几个模糊黑影在缓缓地移动。队长用手势通知大家做好战斗准备。等黑影靠近一点,才看清是一群觅食的野猪。他们刚想放松一下,又突然意识到,有野猪出没,就不能排除有人活动的可能性。于是,大家小心侦查。在确认四周没有敌情之后,队长决定赶走这群野猪。出师第一仗未见特务的影子,先与一群野猪打响了遭遇战。
吃盐碱饭是个艰巨的任务
  打猎队为了节约携带用水,第一晚宿营时就地取水,做了一顿饭。不料大家端起碗,把饭放进嘴里时,谁也咽不下去了。因为做饭用的是又苦又咸的水。队长发动大家到周围寻找好水,结果是一个个无功而返。于是,队长向大家下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吃饭!任务是完成了,可麻烦也来了。这种盐碱水做成的饭比泻药还灵,饭后不一会儿,大家都拉起肚子来。
队长想召开一个总结会,七个人就是召集不齐。这个拉完了,那个又跑了。有的连裤子也提不起来,一蹲就是半个小时。这一夜,可把小分队折腾苦了。俗话说:“好汉禁不住三泡稀”,再加上蚊虫的叮咬,队员们浑身都起了大疙瘩。几天过后,大家都指着对方不约而同地说:“你瘦了!”
大漠风沙
  一路上,“多情”的风雨总在紧紧地追随着打猎队。第二天夜晚,大家正准备休息,寒流突然袭来,荒凉的戈壁滩顿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小石子刮到脸上,无遮无挡,打得疼痛难忍。一马平川的沙漠,连个避风的地方也找不到。只好一人放哨,其余六人用被子把头蒙住,紧紧地依在一起,整夜无法入睡。第二天起来,他们几乎被埋成土堆。掀被一看,个个变成了土人:满脸是土,头发、眉毛是土,鼻孔、耳眼钻进了土,连牙缝也钻进了土。
  戈壁滩上的风,三天两头地刮,打猎队艰难地走过了芦苇塘的那天,一阵大风刚过,倾盆大雨跟着就来了。大家赶紧找出雨衣,把武器弹药和粮食包好,然后七个人背靠背地坐在三个背包上,打开三床被子顶在头上,再盖上雨衣。就这样一阵紧折腾,还是个个都被淋透了,冻得直打哆嗦。到后半夜,才雨住风停。天亮时,打开雨衣一看,几床被子和几个背包也全湿透了。队长决定回生活点休整后再战。在返回的路上,他们背上的湿东西已重达百斤。
铁汉也倒下
  又有一次,队长写好汇报材料,让王俊杰和丁铁汉返回连队汇报小分队的行踪和勘察结果。两人接受任务后,马不停蹄地出发了。因为地图留给了小分队,为了使返回时不迷失方向,他俩一路走一路做着标记。当他们向连队汇报后,就迅速地返回了。不料,回来的路上险些要了他们的命。
  当时正是盛夏,暑热难当。由于气候干燥,风沙大,致使河水水位迅速下降。仅两三天的时间,原来很大的一条铁板河突然消失了。留下的标记不见了,生活点不知去向。最怕迷失方向的事还是发生了。在长时间的寻找中,他们体内的水分耗光。疲惫的王俊杰迈不动步了,对丁铁汉说:“别管我,你先回去报信,能回去一个就是胜利!”
  然而,丁铁汉缺水也成不了“铁汉”了,前进不过五十米,就一头栽倒在地上,爬了几次都未能站起。王俊杰赶紧赶到丁铁汉的跟前。因为地面被晒得像热铁片一样,坐下就烫屁股,他们脱下自己的军装,用腰带捆成一团垫在地上,然后才敢坐下休息。他们休息一会儿,又向前走了几步,最后在一个小土坡上,终于因体力不支停止了前进。这时天也黑了。他们施展了最后一招:放枪。他们连放了三枪,过了一会儿,远处也传来了枪声。他们又放了一枪,远处也传来一枪,他们连放三枪,远处也传来三枪。没过多久,小分队就找到了他们,将二人救出。
张爱萍为每人写了一首诗
  整整半年的时间,这支七人的打猎队在罗布泊最荒凉的地带,徒步巡逻了8300里,每个人穿破了12双布鞋。虽然没有抓住一个特务,但也没有漏过一个特务。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并担任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现场总指挥的张爱萍,曾为他们每人写了一首诗,称赞他们的出色表现。
  后来这打猎队在托举中国原子弹的铁塔下站了一夜岗,完成了他们的巡逻任务,就复员转业回到了各自的家乡。

pate438 2007-11-14 22:20

祖国不会忘记你们这些默默的英雄哦

zhu213386 2007-11-16 21:55

为中国而奉献的英雄,我们永远记住你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保卫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打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