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dalou 2008-1-6 13:09
大众对“许三多”的崇拜,真的“过度”了?
本人一直有句话憋在肚子里不敢说,怕别人笑话。
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不管世人是否相信,我要大声的喊出来!
我就是"许三多",我就是"傻根"!
刚看《士兵突击》,我就被影片中的许三多的"本质"与我这么的惊人相似而深深吸引,他跟我刚走出大山时是这么的相象,是那样的淳朴、那样的"傻"!并且越往下看,越觉得他和我是如此的相象!
不禁有感而发:我就是"许三多"!!
因为我跟"三多""傻根"一样那样的善良,不忍心别人伤心,不忍心看猪、狗被杀;一样那样的信任别人,什么都往好的地方想,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因为我有许三多一样有坚定的"信念",要做好人,做人就要做有意义的事,这也是我跟三多最大的共同之处!
因为我曾经也跟三多一样的"傻"!当然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已经开始变得不"傻",逐渐开始有点像成材了,但有的只是成材的表,本质还是转变不过来,还是那样的"傻"!单位里谁都说我好样的,做任何事都是这样的认真,也作出点儿事来,带班级准军事训练,全校集会,我们整齐得像标尺拉过,做操动作个个那样的标准,成绩永远是年级段第一!但是自己还是觉得孤单,因为我没有三多幸运,三多碰到了"史今",而我却没有,也就没有真正的好朋友,又不会像成材那样去拍"马匹",拉进与领导的关系,因此,可想而知,我的前途是怎么样的了。
不管世人是否相信,但我还是要大声的喊:我就是"许三多",我就是"傻根"!
世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许三多"在,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需要更多的尊重!需要更多的关注!需要更多如"史进"般的好人的引导与教育!
鸿水新文章《大众对许三多有些崇拜过度了》例举了一番事实,对许三多/王宝强进行了一番批判,最后也不忘给龙梅子做下广告,却也不知道这次拿了多少代言费,此文逻辑不通、前后矛盾、观点错乱、语焉不详,抱着对《士兵突击》的崇敬心理和对许三多/王宝强的欣赏感觉(王宝强说,当他拿到《士兵突击》剧本的时候,他就认为许三多就是自己,太像了,而我们,也几乎把王宝强和许三多结合在了一起),我反复诵读鸿水的这篇文章,总算理出一二,现一一罗列。
一、鸿水第一个观点是:"2007年8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出炉,王宝强最终以最高票数折桂,韩寒、姚明被踢出局。因此,对王宝强的真实影响力表示质疑,认为人们不过是在力挺许三多。
我非常怀疑鸿水是否真的看过《士兵突击》,抑或是简单地道听途说,所有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会知道和了解王宝强,不只许三多,甚至包括了高诚、史今、袁朗等一批人,王宝强本身的经历和许三多已经十分相像,当朱军问他,最想说的话的时候,王宝强就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显然,王宝强把许三多的经历牢固地记在了心里,而他自己,也是这么一个憨憨的,一根筋的,朴实的人,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也是如此,就是简单地做着一些事,然后,机会就此降临,就像《艺术人生》那期节目,最后所谈论的,这样的性格最后肯定能够获得一些什么东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过于缺失,才显得许三多如此珍贵,显得王宝强如此珍贵,王宝强的努力奋斗史足以让他成为2007年8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排行榜之一,至于韩寒,姚明,人家足够优秀,早在前几年就已经十大影响了,2007年当然可以给王宝强,况且,我是80后,我认为王宝强绝对合适,大多数的粉丝也这样认为,鸿水一个70后就不要来掺和了。
二、鸿水第二个观点:我不相信像"许三多"那样"痴、呆、傻"的人能被选兵入伍,我不相信那样的人能在社会上找到好的工作。现在是"本科生扫帚扫,研究生满地跑",还别说一个"痴、呆、傻"的人了。
如果鸿水简单地"许三多"简单地定义"痴、呆、傻",那么我只能再次怀疑您是否看过《士兵突击》,知道那是几集吗?知道编剧是谁吗?知道导演是谁吗?知道里面那首连歌吗?知道史今要离开时,在车上,连长给他吃的是什么牌子的糖吗?如果你都知道,那么我只能认为你对影视剧的理解能力过于差了,但这不能怪你,毕竟你是"错过了"大学校园,在北京"痛苦"地混了好多年,做了"6年"娱记,是"专业学音乐"出身。
许三多不是"痴、呆、傻",他是简单,是单纯,是一根筋,是朴实,是拥有人类最为原始的最美好的情感,是很多人正在缺失,却在看了这部剧之后被换回的,鸿水没有被换回那我们管不着,但至少,在我们眼里,许三多这样的性格绝对会在将来某一天获得成功,偷奸耍滑也会成功,但就像袁朗分析的成才的那样,这样的人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会利用一切的人和事,永远不会回头。虽然他们会活的光鲜,但他们冷情,眼中只有目标,他们的回忆里没有珍惜,也不可能有永久的朋友。
还有,如果把成功作为找到好工作那就太肤浅了,人活在世上就是"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许三多即便找不到好工作也会活的有意义,而不是天天写一些无聊的文章反而没有一点意义,然后又把"本科生、研究生"搬出来,显然有眼红之嫌,自己不是大学生就以此来讽刺大学生显然更加不妥当。
三、鸿水第三个观点:《士兵突击》在造梦,是让人们活在梦里,善良的许三多获得了成功,但真正善良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王宝强作为群众演员获得了成功,但也只是一个,很多群众演员都没成功,所以,王宝强没有可塑性和普遍性。
的确,王宝强作为群众演员获得成功是偶然的,但偶然中包含必然,一个努力、善良的人无论怎样,最终都能在某些领域获得成功,这是我的价值观,当然,成功的标准不同,这也是这部剧告诉我们的,做一个骨子里执着而善良的人,总能获得周围的人和社会的认同,如果非要说一个人的成功是没有普遍性,那每个领域突出的人物都是如此,英雄总是单个的,写博客的人那么多,写的比鸿水好的那么多,为什么鸿水你就出名了,那我是否可以说你的出名没有可塑性和普遍性?
四、鸿水第四个观点:鸿水买了一瓶王宝强代言的饮料,觉得不好喝,因此质疑这样的代言,随后,因为包装上写着许三多,觉得许三多比王宝强著名。
代言这个问题就不要扯了,人出名了做广告很正常,再说,饮料好不好喝也不是鸿水一个说了算的,只要不代言虚假广告就行,鸿水的博客广告做的比王宝强还多,很多人还觉得不爽呢,这个问题又怎么说。
五、鸿水第五个观点:王宝强唱歌让专业歌手悲哀,戏没怎么演怎么可以唱歌,而且唱的还那么业余。
王宝强唱歌跟鸿水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倒是连续两篇写许三多的顺带了龙梅子,让人不禁怀疑帮人炒作之嫌,据我所知,鸿水曾经也想从名博向网络歌手转型,听过那首歌曲,唱的也很一般,而且也要出书了,书也写的一般,允许名博唱歌出书,不允许王宝强用他憨憨的笑容号召大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吗,王宝强不是傻子,怎么会一直唱歌下去,只是趁着人气推出一首喜庆的歌曲而已,有人唱有人听,双方都乐意,第三者就不要来插足了。况且,演而忧则唱在演艺圈多了去了,王宝强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鸿水的这篇文章点击过了十万,看了后面的一千来条留言,大多都是批评鸿水的,鸿水博客后面都会一句话"见错必改",不知道是否会改,从马天宇到王宝强,谁火踩谁,谁红黑谁,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至少,许三多知道用微笑来面对人,王宝强知道用踏实来处理事,这个2007,因为拥有《士兵突击》,因为拥有许三多,我们变得兴奋而欣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因为拥有这样的真情实感而感动,大众崇拜许三多也好,王宝强也罢,是对这种精神回归的赞许,没有过度,反而必要,这个2007,我喜欢上了《士兵突击》,谨以此文纪念。
[[i] 本帖最后由 周郎 于 2008-1-8 14:43 编辑 [/i]]
7878778 2008-1-6 14:50
"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人人都要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前进一大步
space_first 2008-1-6 14:51
我没仔细看许三多,我觉的如果以这样素质的军人去面对未来的战争,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正如一位外国科学家所讲,战争的胜负是实验室里决定的,许三多身上的数字化装备我没看清楚,但是有一本国家正式出版的军事杂志中的所谓我军数字化步兵近照中使用的通讯装备便是日产的键伍,我们的编导似乎希望塑造一个中国式的阿甘,但是却忘了,美国的阿甘在越战时就乘着直升机满天飞了,而中国大多数的士兵每天的伙食至今还不到十元钱,美国人有的是物质,和生产物质的科技,缺的是精神,所以塑造了阿甘,而中国人历来就是精神上的富有者,许三多确实不值大书特书,但面对未来的高技术战争,许三多这样的素质用精神能打败缺乏精神的美国阿甘吗
john1264 2008-1-6 15:31
电视剧里有些情节也很不合理。
但是:1,一部没有军长女儿,军官的女朋友的片子。一部脱离恶心的政治教育情节的片子,这就是好片子。
2,一部从小兵入手,以平凡的菜鸟的成才经历入手的片子,这才是贴近我们草民生活的片子。 高大全的形象,根本就是和时代和观众脱节的东西。
3,一部让独生子女明白什么是奋斗,什么才是自己应当具有的高贵品格的片子,这就是好片子。
石光荣是军官自己的回忆,李云龙是虚构的意淫,DA师是彻底的鸡皮疙瘩。
只有许三多才是真正的英雄,一个值得青年学习,同时也是青年能够学习的英雄。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
azad 2008-1-6 16:00
许三多,由一个笨得十指不分家的傻小子,变成一个优秀战士,这不能不说是由于部队的力量和我们军队的伟大。
wodaoer007 2008-1-7 09:14
"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人人都要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前进一大步
happysky2001 2008-1-7 11:01
士兵突击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与启发,许三多代表的是一种精神.
sital 2008-1-7 15:30
不同的人,不同的特质,应该放在不同的位置。
许三多这样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的突出,把他安排在任务单一、不用创造和临事决断的岗位是合适的。
转变一个角度,如果把许三多同志安置在指挥员的岗位,那么对于他所带领的团队而言是危险的。虽然他有很强烈的人情味,他敢于也属于身先士卒,可以给团队带来凝聚力和光辉的榜样,但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要求随时作出判断和取舍,就很让他为难了。
他可以做好一个兵,但做不好一个军官。所以片子的名字也只是叫做“士兵”突击。
Filex 2008-1-7 20:35
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剧中的人物性格都很突出!许三多这个形象深深的感染了我!
yishuxiyang 2008-1-7 22:14
许三多成功了。
不仅是他成为“兵王”,而是他从一个农村的土孩子,成长为一个现代人。
许三多的现代生活,就是现代的士兵。他融入了现代的社会。
我们为许三多担心过什么?
是许三多会不会变。
会不会变得像成才那样“适应社会”。
最终,许三多没有,许三多还是许三多。
他还是那样“磁实”。他身上的质朴、坦诚、善良,没有丝毫的丢失。
你像许三多吗?
你丢失过你自己吗?每一个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会这样来问自己。
每一个都希望,不管自己离现代生活有多近,而在心灵的深处,永远保持“许三多”。
和谐猪 2008-1-7 22:34
当兵很难的啊,我们这儿当兵纯粹就是为了复员以后能有一个工作,今年当兵就得花90000多元。当兵就是钱的事,没钱或钱少当兵就别提。这样的兵役能有高质量的士兵吗。打仗的时候就知道我们的军队的作战能力了。
ymmt 2008-1-7 23:05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KKKLI 2008-1-7 23:55
许三多与八十后的"自我"难到不一样吗?
许三多的痴、呆、傻与八十后的"自我"其实从人性的基本点看是一样的,两者都完全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并身体力行去做了,当然在做的过程中有点不同.从最世利的角度看,许是先利他再利已,而八十后有时也许是先利已再利人.但我们作为一个人,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难倒不是期望这样的吗?每个人都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大家的想法在实现时大家相互之间进行了妥协。当然许在“修路”时是利人,所以无需要妥协。所以我觉得“许三多”受到喜欢是很正常的。他完全不是什么苦大仇深地默默进行、破衣难衫地刻苦工作、或者满腔热情地努力钻研。而是相信自己,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这中间没有什么平凡与高尚。只是“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
我只做我自己,那些什么志当存高远,什么谁火就灭谁等等--与我无关,我即不批评也不赞成,因为与我无关。我快快乐乐的做我自己。也许这也是八十后与七十后的最大区别。
[[i] 本帖最后由 KKKLI 于 2008-1-7 23:57 编辑 [/i]]
no1freeboy 2008-1-8 17:41
我觉得《士兵突击》是一部励志电视剧多一点,还兼有爱国教育的意义,而且还能吸引人的眼球,那就是一部好戏!问现实泡沫剧有多少?而《士兵突击》有多好?
jianbizhang 2008-1-9 14:38
其实我更感到欣慰的是评论本身,这个话题的提出和各位的颇有见地的言论让我感觉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况具有很好的延伸型和明确性。这是十分重要的,在各位兄弟的言论中我看到了责任、理性、精神。
所以说,这个讨论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wang5628145 2008-1-9 17:26
说实话我也没很仔细的看过这个片子,不过在看的不多的几集中,还是很被许三多那种质朴和坚韧所打动,所以我觉得这不能叫崇拜,更多的反而是它对人们内心的激励和震撼,我觉得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个越来越被物质,低俗所左右的社会所缺乏的.既然是缺乏的多点所谓的崇拜又怎么能说是"过度"了呢?
wuyj1213 2008-1-9 20:47
许三多,好样的!
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
看<士兵突击>,很多时间我都感动的西里哗啦,或许我本身就比较滥情,但<士兵突击>绝对是部好片!
不只是许三多,高连长,史班长,561,成材,马班长,袁郎.......里面的所有人和事,一切的一切,都打动了我.
或许,是因为我自己内心深处有些象三多,或许,我希望自己是三多,尽管我现在更象成才,或许还是因为我自己也曾是个小兵.....
敬礼!!!
mengxiangke 2008-1-10 00:19
我从头到尾看到了许三多,一个傻小子到了兵王,是不错很好,塑造的人物形象很成功,他给我们了一种精神,一种坚韧不拔,一种不离不弃的精神。是我们现在军队缺少的,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现在社会的许三多很少了,社会需要许三多精神.
winxpwin 2008-1-10 09:02
《士兵突击》传达出了当今社会缺失的一种优秀品质:真诚、执著。这是一种人类共有和共同追求的精神财富,它让老一代人重拾曾经的美好岁月,让年轻人反省、审视自己,超越时空,不同年龄和不同时代的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这就是《士兵突击》受欢迎的原因。
《士兵突击》应该有两章,即许三多在五班和在A大队两部分。除了许三多和成才,两部的其他演员都有明显差异。第一部分,五班(包括钢七连这一段)时,有史今、伍六一和高连长等;第二部分,A大队时,有袁郎、吴哲等。
主演王宝强扮演的许三多是绝对主角,也是性格最特别的一位。影迷们都对许三多性格中的诸多优点进行了连篇累牍的评述,我就不唠叨了。从一个傻傻的、单根筋的农村小子成长为全团大比武最厉害的战士,再到A大队最受器重的兵,许三多给了我们最大的惊喜—我们已经不在乎剧情的真假和意料之中。在这个社会上,精明的人太多了,社会变得一片浮躁,而许三多的人物形象,已经那么的稀少,那么的罕有,剧中人物都围着他转,剧外也是好评如潮。说实话,这角色还非得王宝强来演。
史今,许三多的伯乐,众多女性观众的梦中情人。评论说,史今身上,既有男人的刚毅,又有女性的细腻。女性都渴望被关心,被呵护,而剧中史今对许三多的照顾让女性观众们实在是无法抗拒。
伍六一,班副。虽不是主要角色,但充满了喜剧调子。对我最震撼的还是他复员前的那一出戏,真的是感人至深,沁人心脾。
袁朗,A大队队长,许三多的第二个伯乐。此人被塑造成了完美军人的形象,也成为众女性观众津津乐道,哭天喊地的角色之一。但我倒不十分感冒,因为太完美。
吴哲,如果说袁朗是完美军人,那吴哲就是军队完美偶像,为什么,大家去看看该剧就知道了。
成才,这不是一个讨巧的角色,突出,军事素质优秀,但爱耍小聪明、自私,无论是史今,还是后来的袁朗,都不喜欢他。特别是后者,照许三多的话说,是把他做人的根基都给打没了。但他还是振作了起来,勇敢地去面对,并最终取得了对他最没有好感的袁朗的信任。“我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在草原上跑丢了的兵”、“你(许三多)是树,而我是电线杆,我要回去找我的枝枝蔓蔓了”、“手稳了,心更稳了”……最喜欢这个角色。
除了性格各异的人物,整部戏的看点也颇多,比如先进的武器装备展示、战术思想和训练体系的反映、人物成长和进步,以及经典台词“不抛弃,不放弃”的震撼,每次听到这句话都会让我感到热血沸腾。
好男儿誓当战死沙场,报效国家!
引用古人的话做结束吧----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张弓、库页岛上赏雪;饮马恒河畔、碎叶城揽月;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祭祖..汉旗指处、望尘逃遁..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铁马冰河 2008-1-10 14:4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