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现在的;印度是下一个。今年世界的目光将落在中国——当然,奥运,但还有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支点位置,在全球低迷中,中国的需求继续猛增,但也把商品价格推得更高。但也将会有这么一年,我们会听到更多关于另一个觉醒的巨人——印度的说法。
毕竟,到那一年,印度公司塔塔将控制福特的捷豹(Jaguar)和路虎(Land Rover)。现在正在谈论细节。它去年接管了出自英国钢铁(British Steel)的哥鲁氏(Corus)。印度人能否令这些英国标志起死回生?如果它们可以,那情况如期说是帝国反击,不如说是这个帝国拯救了它的前统治者。我在圣诞假期去了印度一趟,从与美国观点相反的英国人观点来看,印度未来十年发生的事情将甚至比中国发生的事情更重要。我们肯定更愿意让印度公司投资英国,因为我们对印度有如同在家中的亲切感觉,而对中国我们没有这种感觉。
在未来十年,印度很可能成为比英国更大的经济体,这是英联邦中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国家。确实,那将意味着一个有趣的权力变化。去年它的增长率大约是9%,几乎是英国增长率的三倍,而且我一直关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一些预测,这些预测显示,在未来十年,在正确的改革下,它的年增长率可达10%。但当然,任何经济分析都比不上实地的感受,特别是在它最大的城市以及商业之都孟买。
印度经济起飞的最明显迹象可见于道路。孟买仍然有五十年代菲亚特式的计程车,三年前,路上以这种样式为主,但如今,它们要和大量丰田、奔驰、本田和4x4一起挤。孟买甚至有劳斯莱斯的陈列室。橱窗不仅有通常的幻影版(Phantom),还有新的变形金刚版。
孟买惊人的消费令很多人感到不舒服。和我一起的印度顶级外科医生告诉我,他觉得在印度这样贫穷的国家却有人可以花25万英镑买车令人感到不对劲。诚然,塔塔集团目前的领袖拉丹·塔塔(Ratan Tata)在孟买的单身公寓里过着恭谦的生活,而且集团把很多利润投入它自己的慈善基金。但另一方面,另外一些印度工业家过着相当不同的生活。
由于塔塔的主动,今年印度的经济进步会有更多象征,而且捷豹和路虎的数量无疑会增加。不过,这个象征将是“十万卢比的汽车(one lakh car)”。十万卢比大约相当于1275英镑,塔塔要在今年发布这个价位的新车。因此印度新兴的、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将有能力把家里的四五辆摩托车换成一辆真正的汽车。它将等同于二战后欧洲的菲亚特500和雪铁龙 2CV。
它说明了印度的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路线与中国的相当不同。在中国,汽车是大型的(比这里一般的型号要大),为了容纳它们,需要大笔的基础设施投资。去上海或北京,你就会发现多车道高速路到处扩展,但立即被汽车挤满。
而相反,印度的基础设施投资落后,这是该国面临的两大严重挑战之一(还有教育)。与上海相比,孟买给人的感觉是一塌糊涂。这两座城市的居民人数差不多,大约是17万,但在上海,你觉得自己身处一个充分发达的国家,而在孟买,你非常清楚自己身处一个发展中国家。超过一半的人口仍然生活在棚户区,在上海是不允许这种情况的。
如果说印度的发展和中国的相比还要走更远的路,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可以继续走得更远。其一是人口问题。中国人口迅速老化。尽管印度的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替换率。大约在三十年内,印度的人口将超过中国的。另一个问题是,尽管中国的投资增长引人注目,但将走到尽头,而印度在未来两代、三代、甚至更长时间里会继续投资。高盛的预测显示,从现代起的20年内,印度的增长将超过中国。
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英国和印度的关系就是国家最重要的关系。它对我们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塔塔似乎比福特更有可能保住捷豹和路虎的就业,还在于势力从欧洲和北美转向亚洲。
这个转变几乎和200年前工业革命掀起的势力转变(从亚洲转向英国,然后转向欧洲,然后转向美国)一样重要。透过我们在亚洲的朋友,我们在世界的影响力将会日增。我们需要继续搭建和中国的关系,而且现在英国有很多中国青年学生(比美国还多),真是太好了。但可能我们还没有足够关注印度——即使印度现在将关注我们,给我们最著名的两个汽车品牌注入新生命。(作者 Hamish Mc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