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潜艇派的观点。无非是价格低,适合大批量造,沉了国家还能造,对国家影响不大,在就是群狼战术。说这些话的显然没经过脑子。我来反驳一下,价格是低,也的确适合大批量造,但是性能呢?中国现在自产的潜艇似乎还不能满足性能上的要求,还有官兵的培训呢,形成战斗力呢这都是要时间的,中国有多少潜艇专业的学生?算算自然就能把潜艇的最大数目算出来。中国现在肯定还不能在面对美日战斗群的时候能做到群狼战术。除非是极端有利的情况下或者能够彻底歼灭对方,如果不是,那中国的潜艇官兵哪里来,不要说你能变出来。大量的潜艇基于大量的人员+大量的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否则就是空耗自己的实力。打击敌对生命线这方法是不错,问题是当初德国成功了吗?德国潜艇对英美海上舰队,尤其是英国还是一个海上国家,成功了吗?况且美国算是么逼急了美国还不是能够跟你对着造,还有不要小看美国的工业潜力,也许平时不怎么样,但是生死关头逼急造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了。
在来看航母派的观点。航母派的观点是航母是进攻武器平台,象征着一国海军实力的提升,效能巨大,是一国蓝水海军到的象征。听着似乎不错,很好很强大的样子,但是我要说的是航母战斗群形成战斗力是包含了许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工业水平,还有科技水平呵呵尤其是你的软件水平,不要吃惊,一艘航母的数据处理能力要相当强大才行,这样才能综合处理航母战斗群传递过来的庞大的水平,换句话说除非中国能够独立开发,否则造了也就是靶子一个。其次说回来,当台海战役爆发的时候,美国是肯定不会对中国宣战的,也就是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而是一场局部战争,美国也不会动员大部分航母来支援台湾,最好的情况是美国派3艘左右的航母战斗群,然后加上日本的八八舰队这样(同样日本不会对中国宣战)规模,首先我们要想想看以目前的中国海军水准能够在几年达到30W吨的航母规模,然后还要形成战斗力吧?这也要好几年呢,美国也不会停止脚步吧。那时候大概第五代代航母差不多出来了吧?9一战是为第一代,二战为第二代,大型常规直通甲板的出现为第三代,核动力出现为第四代,这是我的划分)这样我们的航母还没下水又落后一代了。还有航母需要配套舰船,中国目前建造的054,吨位好像是5K吨左右吧9(不知道我记错没),说实话,这样的规模的驱逐是不能够胜任远洋护卫的。中国现在的目标明显不是航母而是驱逐舰大型编队+陆基飞机 为主,现在还只是尝试,试验性质的建造。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舰队还要等下一代驱逐舰出来,即使瓦良格改装了也只是航母训练舰用。各位所述在二战的例子可以说都是片面的和客观的,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是基于两个点,一是历史的幸运,不得不承认,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时候山本五十六的目标是美国的航母,那时候正好美国航母出去巡逻正好躲过一劫,二是在中途岛一役前夕的美国的情报小组破获了日本的电报。没有这两条的任何一条谈中途岛海战都是片面的。
在来说说我的意见,首先是潜艇,潜艇的确有不可比拟的优点,也是中国在90年代发展的重点,其核心思想是非对称下的高科技战争的打法,但是这种打法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他的确能给敌对国沉重的打击,但是也要看打击国的承受力,英国因为本身的海军实力强大加上有美国支援所以撑住了德国的破袭战,日本到后期因为国土资源的贫乏还有海军的衰落而导致其承受不住,才有后来美国潜艇的爆发。我们现在可以把眼光放到现在,美国能撑住吗?这是肯定的,那就意味着对美国的破袭战是无法成功的。还有不要忽视的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所以想造潜艇必须达到人力,技术和价格的平衡,缺一不可。再来说造航母,我只想反问各位航母派一句你造得过美国吗?造的过又用得起吗?中国造航母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就像中国经济的崛起一样必须是和美俄不同的技术道路,中国要比他们走的更辛苦更远,只有这样在能我造一艘顶对方几艘的事,现在造航母不仅是空耗国力的象征也是造个海上靶子,远洋远洋,不是有了航母才叫远洋海军的还包括的许多许多。最后我想说我们似乎都喜欢把精神放得很重要,但是现代战争不能只靠精神不靠技术,武器的先进性同样很重要,尤其是对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来说,底子薄,爆不起。如果航母战斗群不能独立远洋那就不要造航母。